|
||||
景海鹏、刘旺、刘洋——当这份充满悬念的名单在大漠深处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揭晓时,神舟九号也就到了出征太空的最后时刻。 他们是谁?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训练?他们眼中的对方是什么样?发射前夕,3位航天员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个人的成长与时代进步密不可分 记者:入选乘组的心情如何? 刘洋:感触很多,不仅仅是高兴。我国时隔7到8年才招收女飞行员,我高三那年赶上了。当了几年飞行员,赶上2009年我国选航天员。在我加入这个队伍以后,又赶上了神九任务。我真真切切地感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密不可分。 记者:除了“新老搭配”,你们也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第一次“男女搭配”的乘组。为什么让女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 景海鹏:女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绝对不仅仅是代表“半边天”。女性耐受力强,操作细腻精准。这次飞行时间长,乘组之间的配合支持以及生活方面的互相照料更加重要,女性的加入有利于任务完成,有利于乘组心理建设。这也是我国航天飞行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刘洋:国外有很多女航天员访问过太空,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女性和男性各有优势,只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一定可以更好地完成飞行任务。 飞天心情:我现在充满期待,没有畏惧 记者:任务有风险吗?有没有担心、害怕过? 刘洋:我现在充满期待,没有畏惧。景师兄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只要祖国需要我去飞行,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成功的希望,我也义无反顾。”而且,我相信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相信身边的工作人员,也相信我们自己。再说,任何事情都有风险,风险来的时候面对它、战胜它就是了。 记者:与第一批航天员相比,女航天员的训练时间是比较短的。怎么能在两年多的训练中掌握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技能呢? 刘洋:第一批航天员的训练,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有了他们的经验积累和科学方法的探索,教员在训练我们的时候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批航天员赶上了好时代,面临更加密集的发射任务。我们深知时间的宝贵,把一天当成两天、三天、四天来用。时间虽然短,但我们的训练内容并没有减少。 记者:男女航天员在训练标准上有什么不同? 刘洋:没有不同,因为太空环境不会因为你的性别而区别对待。如果在地面训练中照顾女性,比方说过载值降一点,一旦到了太空,太空环境会因为女航天员来了就把环境变得和地球上一样吗?不会的。 之所以能走到现在 跟丈夫的支持无法分开 记者:对于你执行飞行任务,家里人是什么态度? 刘洋:我丈夫非常支持。我当飞行员的时候,他就从事飞行的地面保障工作。现在我当航天员了,他又来保障航天员。我训练时都住在航天员公寓,只有周末才回家。双方父母年纪大了,还有柴米油盐忙不完的琐事,但是任何事情他都不会跟我讲,自己默默地去做完。不是说他不需要我,而是不允许我因为这个家而分心。我之所以能克服那么多困难走到现在,跟他的支持分不开。 记者:要孩子的时间表有了吗? 刘洋:等任务执行完再说吧。据新华社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