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神九“吻”天宫 上一版3  4下一版
航天员由“乘客”变成“司机”
“平安归来,常回家看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训练1000次以上,让操作变成习惯
航天员由“乘客”变成“司机”

神舟九号飞船将于16日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手动交会对接。

这将是继去年11月无人乘坐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后,中国首次实施由航天员来完成的手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这将为中国2020年前后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基础。

航天员由“乘客”变成“司机”

“这是一种新的技术能力,能够丰富交会对接的手段,从而进一步保证今后任务的成功。”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接受专访时说。

周建平说,执行神舟九号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中,一人用控制手柄操控飞船平移和靠拢,另外两人辅助他完成。

“从角色上说,航天员由‘乘客’变成‘司机’。”飞船系统总指挥何宇说。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说,目前来看,人控操作所有的指标都优于自动控制。人的综合和协调处理能力远远优于机器。

“在处置意外状况的时候,人脑比电脑更可靠。”何宇说。

手控交会对接被比作“百米穿针”

历史上俄罗斯和美国的航天任务中,棘手的重大交会对接问题更多来自于自动交会对接,而不是手动,自动对接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高。

然而,手动交会对接同样面临风险。何宇说,高速运动的两个飞行器要通过精准控制实现接触,地面又无法进行一比一的模拟验证。而手控交会对接要求一次成功,“一旦发生碰撞造成对接机构受损,就意味着天宫一号无法再次进行对接”。

“有点像航空中的加油机加油,要求非常高。”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白延强说,手控交会对接还被比作“百米穿针”。

加拿大空间专家埃里克·希德豪斯说,手控对接的主要挑战体现在用于对接的光学传感器,以及飞船与天宫分离控制时的手控操作,作用力的不平衡会造成飞船姿态的大幅波动。

“人工控制是自动控制的冗余措施,有人参与的交会对接更保险。”陈善广说,但这也对航天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他说,航天员操作的习惯、策略、精度和准度要求非常高,要控制燃料消耗。

从世界来看,俄罗斯训练航天员手动对接,地面上的单项训练达900到1000次。中国航天员目前训练1000次以上,“让操作变成习惯”。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空间团体主席帕特·诺里斯说,中国采取了“谨慎”航天发展路线,即在自动飞行中验证新空间技术,然后用于载人飞行。

周建平说,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实现了把人送入轨道并返回地面,但当时的神舟飞船还算不上是“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从神舟八号起,飞船可与在轨运行的航天器交会对接,可称之为运输工具。而神舟九号将进一步验证飞船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功能,能够通过不同的交会对接方式把人送进空间站或空间实验室并返回地面。

周建平表示,这个过程的实现将意味着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进行人员运送和物资补给的完整能力。这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 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