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神九“吻”天宫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女航天员飞天背后……
昨天下午才知道,刘洋家就在我们小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女航天员飞天背后……

太空期待女性到来

近半个世纪前,前苏联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就已在太空留下倩影。迄今为止,世界上有7个国家50余名女航天员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在轨最长飞行时间为188天。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是航天员队伍构成的需要,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需要。

那么,为什么选择在这次神九任务中安排女航天员?杨利伟解释说,在载人航天发展的最初阶段,首先要解决人能不能上天的问题,当时还有太多技术需要探索和突破,航天任务更适合男航天员来完成。

女性也将为苍茫太空增加一抹温暖色彩。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女性更加细心周到、更加善于协调关系,有助于乘组更好地完成工作。

这次飞行任务中,女航天员刘洋主要负责空间医学实验的管理,也担负着对整个飞行乘组生活上的照料。

刘洋在飞行乘组中脱颖而出

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中国航天员队伍首次为女性开启大门。

选拔条件并未因为性别的变化而放宽。女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与男航天员相似: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空军飞行员,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类。此外,还要求五官端正,语言清晰,无药瘾、酒瘾、烟瘾,不偏食,易入睡等。

出于对心理成熟度的考虑,选拔标准还包括“已婚”。但是,进入最后一轮选拔的6名女航天员候选人中,有5人尚未生育。这也正是军人奉献精神的体现:30多岁正是飞行员技能走向成熟的黄金时期,如果要了小孩,至少要停飞两三年,必然影响飞行事业。

经历层层严格选拔后,两名女性于2010年5月成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两年多的高强度训练后,二人同时通过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乘组选拔的初选。

3月28日,两男一女、新老结合的飞行乘组最终确定。根据最终成绩排名,刘洋入选。另一名女航天员成为备份乘组。

女性考验太空保障

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也对航天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吃穿住行用,都要考虑女性的特点,尽量让女航天员过得安全、舒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说。

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和返回段穿着的舱内航天服,特别根据女航天员的身形设计了一个新的型号。“以前的航天服是根据第一批航天员的体型订做了两个型号,但是女性身材比男性瘦小,两个型号都不适合女航天员穿着。”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潭秋说,这次花了很大力气进行了针对性改进,保证女航天员穿着适体,能够对仪表、拉杆进行自如操作。

为了保护私密性,飞船轨道舱上特意为女航天员拉了一道帘,营造出私密空间。考虑到女航天员的生理特点,还采取了一些新的医学监测方法,为女航天员准备了药物和应急预案。

航天员中心特别为女航天员开发了低脂食品,增加了蔬菜的比重,还根据女航天员的口味和生理状况准备了甜点、巧克力和一些补血食品。

十几天的太空生活,对女性最大的挑战是立位耐力的下降,平常很简单的站立动作会变得很困难。“太空飞行会让男女的立位耐力都有所下降,女航天员的下降程度高于男航天员。”陈善广说,曾有一位美国的女航天员在飞行12天后返回地面,第二天参加记者招待会进行演讲时试图站立起来,结果两次滑倒,不得不退出了会场。

“经过较长时间飞行返回后,航天员出舱时呈躺姿或坐姿都是正常的,是尊重科学、保护航天员的体现。”陈善广还透露说,神九返回后的航天员欢迎仪式将比过去大大简化。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