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会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差、国学传统文化丢失令人堪忧 中国式英语语法、发音及听力低下发人深思 6月16日、17日,由本报教育工作室联合郑州市图书馆、深圳花季雨季杂志社共同邀请台湾知名教授杨中介举办的“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公益讲座顺利举行,两场讲座吸引了数百位家长到场聆听。 在随后所举行的语文、英语能力测验环节中,共有近百位郑州市三至五年级学生参加,从测验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来看,郑州市小学生在语文、英语两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记者 吴幸歌 国学传统文化丢失现象严重 作为台湾优质教育协会理事的杨中介教授,近年来经常受邀到各地讲学,每到一处,他都会对当地孩子进行一些基本的测验,以做研究、教学之用。 此次在郑州举行的这次测验,语文题中有涉及论语、弟子规及诗词、文学方面内容,弟子规及诗词方面的内容大部分孩子还能答对,但涉及论语方面的问题,只有约5%的孩子能回答正确。 在文学方面,测验结果显示,仅有约10%的孩子能够做对课外延伸题,而国内文学阅读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小学生阅读国内作家著作的情况几乎为零,仅有个别孩子因学校老师指定而看过一两本,大多数孩子所看的,全是老师们所指定的西方著作。 杨教授认为:“西方名著不是不能看,但要分什么时机看,等孩子们掌握好了外语及有了一定的理解鉴别能力后再去看,同现在去看翻译本完全是两回事,必定再好的翻译也只是翻译,不能原汁原味地表现其内涵和文学风采。” 在杨教授看来,看不看西方著作倒并没什么,但国内作家文学著作在小学阶段阅读率几乎为零这样一种现象,让其深为惊叹:“孩子们不看国内作家作品,责任不在孩子,而在于老师和家长,是老师和家长缺失了阅读、筛选、推荐的工作,长此以往,我们的优秀文化就会离孩子们越来越远!”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相对偏低 在此次测验中,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另一大问题就是阅读理解、消化和整合能力即“学习能力”偏低,仅有20%左右的孩子达标。 学习任何科目,阅读理解、消化和整合能力都必不可失,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说孩子们看再多的书也等于零,因为其根本就不可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标准。 杨教授提醒各位家长,学习能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石,是孩子人生成长的根本。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本、同样的试卷、同样的学习时间,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好,有的孩子成绩差,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不相同。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学习起来轻松自如,事半功倍。学习能力差的,在学校学不好,下课后还得去参加辅导班,即使这样也未必比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学得好。 杨教授表示,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如果错失了这个时机,到初中和高中阶段再想弥补非常困难。 中国式英语发音需加强锻炼 杨教授本人虽然不教授英语课程,但其标准、流利的英语水平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为什么要给孩子们提供英语测验的机会,杨教授表示,英语如今成为国本课程,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但各地孩子到底学得怎么样就不清楚了,因此想了解一下情况。 通过对省会郑州近百名三至五年级小学生的测验结果显示,接近90%的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有10%左右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开始学习英语,而此次测验成绩较好的同学,也正集中在这10%之中。然而,就在这较为优秀的10%的学生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杨教授说:“从这次测验中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冲突时,都喜欢用汉语语法回答问题。同时在听力测验环节,仅有一个同学全部答对试题。”对话环节更令杨教授印象深刻,大部分同学不敢用英语开口说话,仅有的几名表现优秀的学生,其发音也实在不敢恭维。同时,杨教授还发现,英语应试化教育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做选择题能够做对,但一变成填空题,很多孩子就会出现单词拼写错误的问题。 后记 此次杨中介教授郑州之行,不仅给郑州家长带来了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同时还为孩子们进行了测验,为孩子们找出了不足之处,在此本报仅代表郑州的家长及学生向杨中介老师表示谢意!同时,受杨中介教授委托,本报专门设立了一个“晚报教育交流群”,群号为244943507,欢迎有兴趣的家长加入,杨中介教授及本报教育工作室相关记者会在群中同大家实时沟通交流。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