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34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记者 裴蕾 本报讯 再过两年半,拥有1200张床位的三栋新楼将在郑州市社会福利院“上岗”,无论从床位规模还是政府投入上来说,扩建后的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在全省福利机构中均排在首位,还将首次接收社会中低收入老人入住。 昨日上午,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原址扩建项目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现有社会福利机构超负荷,孤残老人“排队”方可入住 郑州市社会福利院始建于1948年,是郑州市民政局下属单位,担负着郑州市孤老残疾和“三无”人员的饮食起居、医疗康复、特殊教育。随着城市人口的发展,老龄化趋势加剧,现有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福利院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福利院已经超负荷了,每年入住人数增幅为10%,如今院中一共有300张床位,有一些孤寡老人在‘排队’等待入住。” 总投资1.14亿元,社会福利院要“扩容” 根据安排,郑州市民政局谋划的社会福利院扩建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资1000万元,其余由市政府配套解决,总用地面积64亩,总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设计床位1200张。 其中,700张床位将用于收养“三无人员”,另外500张床位则将面向社会中低收入、特困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为他们提供低收费养老服务。据了解,该院也是我省第一家政府办低收费养老福利院,在全省机构养老服务中具有示范作用。 “新改扩建的福利院能够基本满足郑州市孤老残疾、‘三无’人员的入住需求,房间都是标准间。”该工作人员表示,届时住院人员可享受标准间待遇,而老楼仍然履行其现在的职能。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