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6版:医患桥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医学长空里展翅高飞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医学长空里展翅高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三好一满意”创建纪实

题记 对于罹患重病的人来说,医院就像是一座连接生命两极的桥梁,一头通向新生,一头通向死亡。生似喷薄欲出的朝阳,给患者以强大的心灵呼唤,死如潜伏在黄昏时分的黑暗,是悬在患者头顶的一柄利剑。而郑大一附院大外科的医护人员,就是那赶走黑暗、呼唤光明的天使。

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神秘而温馨的地方——忙碌的身影,天使的笑脸;焦急的神情,温馨的祝福;一个个走出去的健康身影,一次次医生与患者相拥离别的感动场面……

这是一个生与死激烈碰撞的地方——脆弱的生命,顽强的意志;厚重的责任,无垠的爱心;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起死回生的生命奇迹……

这里有一群最可爱的人。病人的健康是他们最大的欣慰,他们常年战斗在抢救生命的最前线,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每个病人的绝望……

草长莺飞的五月,走进这个有着80余年历史,坐落于中华腹地,九州之中,中原地区都会所在地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感受到一颗颗炽热的心,一份份厚重的爱和一张张重生的笑脸。

记者 聂广利 杨须 通讯员 曹咏

A

【医疗质量篇】

责任以行:在百舸竞渡中追求卓越

一个医院水平的高低,综合实力的强弱,广大患者的认可程度如何,外科的医疗水平,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医院的整体水平。在医院领导的正确引导下,一附院大外科紧跟群众的需求,创造了从普通外科到全国知名大外科的医界传奇。

他们被誉为“河南外科医学事业的脊梁”,被解读“一附院大外科现象”,曾书写了令人称赞的“外科辉煌神话”……提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大外科,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独具特色的大外科精神。

大外科涵盖普外、儿外、骨外科、胸外、泌尿外科等近20个科室、专业,现有工作人员120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70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2人;博士90人、硕士10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6人。是河南省最大的外科学医疗、教学与科研基地,是河南省唯一的外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河南省重点学科。一批久负盛名的专家、教授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省、市医学会的主要学术职务,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手术量大。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医学部(大外科)共完成手术34186例,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疑难手术、大手术、二次手术、高龄手术占90%以上,持续呈高、难、尖分布态势。其中最大的年龄达到109岁,最小的则包括了刚出生的婴儿。数据的背后,饱含着更多的是河南父老乡亲对郑大一附院大外科的无比信任。

科研力量强大。科研业绩是郑大一附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郑大一附院大外科不仅成为中原现代医学的摇篮,而且一直保持着河南医学界“火车头”的地位,国家级成果奖数量居各医院前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理及其防治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骨科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无框架脊柱导航手术机器人,填补国内外空白。研究论文连续被美国杂志录选,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泌尿系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神经干细胞培养移植治疗脑和脊髓病变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多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今年又有3个科室成功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科研立项46项、专利3项;科研成果奖10项;开展新项目90项;参加国内学术会议350人。

汇通中外,开放融合则是一附院大外科迈向国际化的鲜明特色。大外科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等10多个国家的医学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0余人次,积极开展与国外研究机构及国内科研院校的科研协作并取得显著成绩。通过广泛的国内外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并极大地提高了一附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B

【医德篇】

心之所系:在医患真情中雕琢“人间大爱”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人们用白衣天使来赞美医务工作者,绝不仅仅是赞美他们白衣素装的淡雅风姿,更重要的是赞美他们那高尚圣洁的心灵和神圣的使命。在患者心目中,那些长年累月辛勤工作,为病人驱走病魔、带来生的希望的医务工作者如天使一般令人崇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甚至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医者的职责、使命和医德。

赵高贤教授常说只有乐于奉献,为患者服务,生命才有价值。采访中,他的学生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曾有一位病人手持锦旗,泪流满面,站在医生办公室门前,深情地说道:“赵教授,您真是活着的雷峰,现代的白求恩!我们家人想请您吃饭被您拒绝了;给您个红包又被您谢绝了,直到最后您还为我们买好了回家的车票,让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赵高贤教授平静而微笑着说:“治病是我应该做的,看病需要钱,谁都会有困难,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要大家都能相互关照,我们的社会不就和谐了吗?”他行医45年最看重的是医者与患者之间那份特有的生死相托的信任,在他眼里,医者任何不慎都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他处处为病人着想,视病人为亲人,无数次为就医贫困患者慷慨解囊。他从不接受患者的吃请,一位出院的患者把送给赵教授的红包放在花篮里,被发现后他迅速打听患者的地址,派人将钱送还。他对大家说:“红包并不是医生的价值体现,我们‘随便’留下了钱,失去的却是医患之间珍贵的信任,那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他精彩的一面,我们必须尽力去保护她、挽救她!无论何时都不能轻言放弃,这是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职责。”在重症医学科(ICU)工作的护士马艳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时间回溯至2003年,在一次上班的路上,她发现走在前面的一位老太太走路的姿势不对劲,刹那间老人就晕倒在地。容不得片刻多想,马艳梅凭着职业敏感立即冲上前去对老人展开了急救。因为急救及时,这位心脏不好的老人脱离了危险。她并没有就此转身离去,而是随即拨打了120,将老人送到了最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并垫付了500元的押金。病人的家属赶到后抓住她不放,认定是她撞倒了自家的老人。事后,家属知道了事情的真实经过,特地跑来医院向她道歉,动情地说,没有你的临危施手,我家老人就不在了。以前只知道一附院人医术高明,没想到心肠也这样好。老人家属当场拿出来2000元钱表示感谢但被马艳梅拒绝。但家属仍不死心,联系媒体报道了这件事情,马艳梅后被评为当年的“郑州市文明市民”。

当记者问到作为麻醉科医生,最快乐的是什么,韩雪萍教授说,医患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能让一个人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能让一个人毫无知觉地睡去又及时醒来,能让一个人心脏停跳后又复跳,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到的。尽管鲜花不属于我们,掌声不属于我们,但能尽全力地保证病人的安全,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郑州大学一附院外一党总支书记刘会范告诉记者,用先进典型引导人、优秀事迹激励人,大外科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利用身边典型人物,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职工从中感受身边典型的人格、品质和魅力,提升政治素养、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用团队精神促科室和谐;用仁爱之心促医患和谐;用大局观念促学部总支和谐”。大外科的班子成员不仅坚持和谐理念,而且将之演绎得淋漓尽致,推动了外科的和谐发展。

C

【服务篇】

以人为本:在无私奉献中构筑健康家园

一流的医院,不仅要有一流的医疗专家队伍,还要有一流的护理队伍。如果说一家医院的设备、技术和环境是看得见的硬实力,是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得以改观和提升的话,那么,其服务水平则是无形的品牌资产和起决定作用的软实力,是需要长期磨炼的“内功”。这是一附院大外科领导班子长期摸索达成的共识。

多年来,郑州大学一附院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的医护人才队伍,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一附院大外科病房,人们看到最多的是医护人员的微笑,听到最多的是住院患者的赞扬。

“以前,病人大多会给医生送感谢信、表扬信,很少会想到赞赏护士,因为在人们的传统意识中,护士只是给病人打针、发药,与医生相比,只是治病救人的配角。”一附院外科总护士长李星介绍说,如今,大外科的护理团队不断突破创新,沿着医改的方向,不断变革护理模式,创新护理管理,开展护理新技术,充实护士职业内涵。而护士职业内涵的提升,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患者。

救死扶伤的大责任,让一个个爱心故事在传唱和延续,让一个个大拇指竖起来,真诚地,暖暖地……就在上个月,周口患者李大潮16岁的孩子在学校体育课上突然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不了病情,第二天孩子的病情加重,随后慕名找到郑大一附院胸外一病区赵松主任,赵主任在认真的询问病情后,用听诊器仔细地前后胸部听诊了一遍,认为患者是肺大泡破裂,情况很严重,必须做手术,进一步检查的结果证实了赵主任的诊断,在了解患者家庭困难的情况后,大科和总支立刻组织医护人员为病人捐款,感动得患者不停地说:“你们不但服务好,医术好,对俺真的太好了,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们啊!”

类似这样的疑难病症,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得太多太多,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高危患者在这里得到有效治疗。

培训是激发潜能、激发激情、完善自我,素质全面提升的有效手段。目前,遍布在大外科各个科室、病区的护士近600名,这个白衣天使的美丽方阵,有一个共同的职业理念,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先进的科研,强烈的责任心以及创新提升的意识。

2012年,大外科落实核心制度,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注重依法执业,狠抓医疗质量安全,优化工作流程,探索岗位管理。合理调配护士人力资源,弹性安排工作,加强护士理论和技能培训,提升护士的应急能力,遇到突发状况,在医生未到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展施救。在泌尿外科以及心脏外科,护士抢救过来了3位病人。真正从护理新手成为医学专家。在ICU病房(重症监护室),护士每两个小时就为病人翻身一次,没有一个病人生褥疮。

护士的工作琐碎繁杂,每天有打不完的针,喂不完的药,整日生活在呻吟声中,呼吸在碘酒味中,由于时间紧,没有过多的时间吃饭,她们大多都是简单吃点,就又投入工作了。在大外科重症病人较多,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为病人洗脸、洗脚、洗头、擦身、剪指甲、清理大小便等对她们来说是经常做的,但始终微笑服务是她们的原则,让病人舒适、满意,再苦再累也值得。

完善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推行全程、全员优质服务,认真落实便民惠民服务40条,积极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诊疗模式,为病人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完善了导医台,为病人免费提供测血压、称体重、量身高服务,免费提供饮水、雨伞、针线包、胶水、推车、轮椅等,给前来求诊的患者营造了合理、优美、清晰的诊疗环境。

事实上,长期以来,大外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把为患者提供优质温馨服务视为工作中的重点。

D

【满意篇】

群众满意:在人民群众中赢得好口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在外科核心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外科党政班子紧跟医院发展思路,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不断开拓发展视野,创新内涵建设模式,让前来就医的患者满意。

采访中,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一边挂着输液瓶,一边在儿媳的搀扶下走过来,她的儿媳妇告诉记者,她们来自新郑市,前几天婆婆因滑倒摔伤来这里住院,治疗效果很好,更让人感动的是这里的护士,不怕你们笑话,俺这当儿媳妇的都没有她们护理得好,考虑得周到,这不,准备向她们取经学习呢。

去年3月份,一位22岁的姑娘大学毕业后准备去英国读研究生,在办完出国手续后,走之前的一次体检中,被查出右肾有一拳头大的肿瘤,医生建议必须做手术,这样一来,姑娘出国读研的梦肯定会破灭,患者及家人万分焦急,在咨询了北京上海及省内的一些知名大专家后,他们得到的结果都是必须做右肾切除手术,出国的事是不能再考虑了。患者及家人在绝望中最后抱着一丝希望慕名找到郑大一附院泌尿外科主任魏金星,患者家人要求魏主任给患者做右肾切除手术,并且必须在一周内让患者完全康复。魏主任在看过患者拍的“片子”后,感觉虽然很像肿瘤,但是凭经验感觉有点不一样,又有点不像肿瘤,也不符合一般的重复肾特征,再说,40岁以下的人很少会患上肾癌的。在进一步了解患者10天后就要出国的事情后,魏主任在反复研究患者的检查结果和对患者进行问询后,魏金星主任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判断,这应该是一个重复肾,不是肿瘤,在进一步的检查中证实了魏主任的正确判断,这是一个寄生在好肾中的一个畸形肾,由于发育不好,形似一肿瘤,随立即为患者做了寄生坏肾剜除手术,保住了患者的右肾,患者一周后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及家属感动得泪流满面。

就是这样,为了患者,大外科的医务人员一直千方百计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送去仁爱的春风,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医疗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郑大一附院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自今年2月份以来,共收到患者或家属赠送锦旗、镜匾141面,表扬信1109封。这一面面的锦旗和一封封的感谢信,彰显了医务人员廉洁行医的良好形象。除此之外,大外科还荣获“卫生部先进单位”;“医院的标杆病房”等多项荣誉。

科学管理,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外科科委会及外一党总支委员会的集体智慧,自2002年至今每月按期召开科委会和支委会,研究、部署、总结外科工作,形成制度,自觉坚持。

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学部总支党政一把手自觉要求自己以大局为重,切实负起责任,无私奉献,要求职工做到的,学部总支领导率先做到,建立了外科团队高效的执行力。

完善机制,创新管理。借鉴新加坡医院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外科工作实际,初步制定出外科员工工作守则和科主任、支部书记、护士长工作规范;把人才培养当成一种激励机制,切实做到识好人、用好人、育好人。

弘德明志,爱院如家。作为一名一附院人、一名外科人,如何为科室乃至医院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如何为科室分担更多的责任!如何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外科十分注重奉献、感恩教育,培养和保护职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幸福感,树立危机意识。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外科自身建设得到明显加强,良好的医德医风蔚然成风,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口碑是医院大外科竞争力的体现,能获得老百姓的信任,是与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分不开的。大外科人无疑用口碑垒起了一座健康的丰碑,它的实力得到了最广泛的验证,它的品牌优势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它用坚实的力量获得了中原百姓的信任。

一附院大外科主任赵松介绍说,这种信任,不仅是大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对郑大一附院80余年工作的高度肯定。大外科一如既往,以诚信、质量、安全为基础,不断创新,敢为人先,用责任和爱心,为百姓构筑起一道健康的长城。

记者手记

翱翔……搏击长空,追逐梦想。只有展翅高飞的雄鹰,才能领略到天空的广阔与美丽。有人说,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选择了医护这个职业,他们无怨无悔。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着如火如荼的事业,面对着病人的生命相托,面对着岗位的职责,他们身体力行地实践着“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庄严承诺,不断总结经验,在总结中完善,在奋斗中进取,为鲜艳的党旗增辉添彩,为保障中原百姓的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