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盛夏时节,啤酒成了一些餐桌上必备食饮。由本报发起的名酒参观团继走进汾酒、泸州老窖、仰韶等酒界名家之后,端午节前夕,名酒参观团来到总部位于本市新郑路、本土著名企业、拥有30年品牌历史的金星啤酒集团。在金星工业旅游园,探访一座藏在花园里的啤酒工厂,解密麦子变啤酒的奇妙生产过程,体验工业与旅游的互融共生。 记者 熊维维 徐传芳/文 慎重/图 参观体验 第一站:企业文化展厅 走进金星,仿佛走进了一座大花园:古典与现代风格完美结合的曲折游廊,将奇石馆、植物园、盆景园等自然风光和糖化、发酵、灌装、包装等现代化生产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高度的环保意识,整洁明亮的工作现场,无不给参观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金星总部一楼的企业文化展厅,各类奇石琳琅满目。黑的如瞳、白的似脂、黄的像玉、红的似玛瑙、绿的赛翡翠……细看来历,却又俨然是中华奇石大聚会,有安徽灵璧石、河南黄河石、广西红河石等。 踏上厂区高4米、长300多米九曲长廊的最始端,眼前豁然开朗,这里便是河南最大的企业植物园了。紫藤覆盖的绿茵长廊,枝蔓低垂的葱绿盘槐,华盖如云的广玉兰,青果累累的葡萄树……若是一场淅沥小雨过后,当是含烟凝翠,仿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卷铺展于天地间吧? 第二站:自动化生产线 一道一道工序看下来,有趣的啤酒酿造过程逐渐清晰。 河南的白皮冬小麦们,陆续走进金星的麦芽厂。它们躺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房子”里,不过才几天,胖胖的小身体上就会慢慢吐出绿色的麦芽。 随后,这些烘干的小麦芽,和来自地球另一极日照最充足地带的优质大麦芽一起,在糖化车间一起进入糖化锅(有时只有河南小麦芽),跨越黄河赶来的绿色原阳大米们则进入糊化锅。在地下深层清冽矿泉水的滋润下,它们相遇,过滤,进入煮沸程序。 煮沸时,优雅、挥洒贵族气质的国际标准优级啤酒花在此时加入旅程。之后,经过一番回旋沉淀,它们融合成了内涵丰富、清亮澄澈的麦芽汁。 冷却后的麦芽汁,顺着密闭的专用管道来到发酵罐,它们要在这里酣睡20天左右。发酵世界的各位“魔术师”精诚合作,努力帮麦子和大米实现成为啤酒的梦想。 约20天后,一种名叫发酵液的神奇物质走出发酵罐,进入又一次过滤程序。之后,它们成了鲜爽可口、营养丰富的生啤。生啤们走上灌装生产线,成为熟啤,并以每小时最多灌装4万瓶的速度,向消费市场集结。 生长、揉碎、炒煮、沉淀、过滤……每一个过程都别有一番滋味。然而,只要朝着梦想执著奔走,平凡的麦子和大米终究会质变成予人欢乐的啤酒。 第三站: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是啤酒企业的“后厨”。金星2004年耗巨资建造的工业旅游园的对外开放实际上就是“敞开后厨让人看”,有营销专家称这一做法是国内食品行业很少见的“透明化营销”:不仅让消费者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体验啤酒的生产流程,满足他们的知情权,更昭示了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增强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我们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让大家来参观啤酒生产,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我们所做的努力,并且告诉给更多的人。”更令人称道的是中国近千家啤酒厂中敢于“敞开后厨让人看”的,仅有金星等3家;而在河南乃至整个中西部,只有金星一家。 不少参观团成员在接待中心的留言簿上写下这样的感言:“敞开‘后厨’ ,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的监督,体现了金星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金星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为消费者的安全、健康负责的经营理念、品牌价值观和先进管理方法,值得所有食品企业学习、推广。” 高层访谈 金星啤酒30年的人心战略 金星啤酒董事长 张铁山 参观完金星工业游园之后,金星啤酒董事长张铁山在会议室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从全国啤酒市场大势来看,河南市场的争夺战,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竞争。张铁山坦言,之所以敢在媒体面前放出豪言“五年内要上市,不惧怕任何竞争”,是对局势做出了清晰判断。 “论资源,论品牌,金星啤酒与一线品牌相比并没有优势,但论河南消费者的认知和忠诚度,论河南啤酒经销商美誉度和信任程度,论团队士气与胜利的决心,金星啤酒则无疑处于优势。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正是金星啤酒决胜河南的关键所在,也是金星啤酒30年最大的品牌财富。” 利用深厚的消费者基础,转化更多的品牌忠诚。在张铁山看来,作为河南本土企业,30年来,金星与河南消费者一起成长,拥有深厚和强大的消费者基础。近年来,逐步完善施行的新终端拜访管理系统,提升客户终端满意度。随着不断调整和改进,客户赚钱,终端满意,金星啤酒的竞争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