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8版:医患桥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折翼的天使”重新展翅飞翔
他用手术刀雕琢患儿新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倾尽全力 精益求精
他用手术刀雕琢患儿新生
访郑州市儿童医院大外科主任侯广军
侯广军

记者见到郑州市儿童医院大外科主任侯广军时,他正在手把手地教一位患儿家长给孩子拍背。

“孩子昨天刚做完手术,咳嗽的时候帮他拍拍,要仔细观察,有异常及时通知我。”侯广军认真地向家长叮嘱。

记者 邢进

见习记者 施杨

通讯员 张琳华/文图

在技术上要求严格

侯广军认为,做一名好医生就要出类拔萃,要在专业领域上有独到之处。他从一名医生成长为小儿外科的专家,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艰辛和努力。毕业后的10年内,他几乎每天都“泡”在病房和手术台上,练就了扎实的外科基本功,也为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是根本,不能因为手术没做好而导致遗憾,所以技术一定要过硬。”这句话侯广军常常挂在嘴边。

“先天性腹裂”是一种严重畸形,手术成功率极低,在上世纪90年代医疗界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1992年他经过反复思考,自行设计应用“婴儿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术”取得成功,该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活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2003年冬天的一个风雪夜里,一对在巩义的美国夫妇抱着一个被遗弃的“腹裂”女婴慕名来到郑州市儿童医院,侯广军连夜从家中赶来应用他的成熟技术-自体脐带修补腹裂技术救活了这个小生命。精湛的技术和优良服务感动了这对美国夫妇,后来他们收养了这个孩子并带回美国。当美国朋友问起时,他们总是竖起大拇指说:“中国的医生了不起!”

在工作中倾尽全力

回顾20多年的工作经历,侯广军没有后悔和遗憾,因为在工作中他已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能赶到医院,他一直住着离医院很近且面积很小的房子。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严寒酷暑,当科室有危重患者时,当手术台上有情况时,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救治患者。

不知有多少个深夜,他从家赶到医院,为急诊病人实施手术,一直到天亮。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每天早出晚归,常年超负荷工作,使他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他从来没有休过病事假和一次工休假。作为一名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中坚,但他处处以事业为重,为病人,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侯广军说,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由于小儿本身身体发育的特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疾病种类、病理生理反应跟成年人很不一样。因此手术方法的设计、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也不同于成人。这就要求小儿外科医生更细心、操作更精细。同时儿童疾病病情变化快,孩子又不能准确表达,在治疗护理方面也就需要医护人员投入更多的时间,护理也要更细心。

无论何时都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名医生,作为外科主任,为了热爱的事业侯广军欠家庭的太多太多。

2001年,侯主任的母亲因患有肺癌、糖尿病和中风而卧床不起,作为家中独子,在母亲卧床的4个月中,亲戚们深知他工作繁忙,主动商量轮流值班,他只有夜间抽空去看护母亲,一天假都没请。

母亲病危期间,医院安排外出学习,作为主任的他必须参加,而此时母亲咳着血,他紧紧抓住母亲的手说:“妈,我哪儿都不去,在这里陪你!”神志不甚清楚的母亲用力摇头,吃力地说“上……班”。

学习回来,母亲已没有意识,没能对他留下一句话,对此,侯主任感到非常遗憾。在办理母亲后事时,他流着泪对那些亲戚们说:“我欠你们的太多了……”

可是对于病人,他却是尽职尽责,恪尽职守,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小儿外科是外科领域的一个分支临床学科,主要研究0~14岁儿童的所有外科疾病。从1960年建院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郑州市儿童医院外科已经从最初建立时的“配合内科会诊”,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专业齐全、人员梯队完善的大科室。而且,小儿外科的专业也在逐渐细化,先后在小儿普外科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生儿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等6个分支学科。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