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9版:医患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杏林春暖特色馨 幽兰枝头绿意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杏林春暖特色馨 幽兰枝头绿意浓
记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市中医院脑病科给患者过生日
市中医院楚海波

这是一个稳健睿智的团队,名医引领;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团队,人才济济;这是一个奋进开拓的团队,仁和精诚;这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团队,技术精湛;这是一个传承创新的团队,硕果累累。

当人们走进宽敞明亮、整齐洁净的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时,映入眼帘的是:医务人员忙碌地工作;查房、讨论、诊断、救治、护理,一切都井井有条;病员们或焦急地等待检查结果,或微笑着接受专业治疗,或安静地听着医生的耐心解释……这就是由脑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楚海波带领的,既是被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省级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又是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的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记者 聂广利

通讯员 王红专

皇甫舒敏

中医药文化可谓是中华文化长河中一条蓬勃不息的支流,以其旺盛之生命力自立于古今学科之林。创建于1958年的郑州市中医院办院以来发扬中医博施济众传统,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使中医国粹在中原大地上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记者从该院众多特色专科和重点科室中选取脑病科的些许片段,试图描绘出市中医院多年来不断致力于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事业和创新药物研究,将现代生命科学、化学和信息科学与传统中医药相互渗透和融合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

名医示范:

引领专科跨越式发展

医院的发展,必须要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学科有带头人。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学术技术带头人——楚海波,医学硕士毕业,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获河南省及郑州市中医基础理论大赛第一名,被评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兼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专科副主任委员、省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西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郑州市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神经病会诊中心委员。郑州市科普讲师团成员。擅长诊治神经系统疾病(中风、眩晕、头痛、面神经麻痹、抑郁症、焦虑症等)及针灸疗法,致力于中风病的诊疗及康复,曾获“郑州市人民健康好卫士”“郑州首届百名名医”及“五一”劳动奖章等多种荣誉。

楚海波以他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渊博的学识,引领郑州市中医院发挥龙头作用,推动了郑州乃至周边地区中医药学现代化发展以及传统中医药学宝库的传承工作,更培养和带动了医院脑病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了脑病科的快速发展,使其从建立之初的20张床位发展到今天的120余张,专业分组更加细化,专科病种优势更加突出,专科特色更加彰显,已经成为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中医特色:

确保学科核心竞争力

2

中医药特色的发挥和中医药优势的形成,是现代中医院承载的历史使命,是现代中医院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楚海波和他的医疗团队明白,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形成中医药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中风病人突然偏瘫、失语,病人往往心理上难以承受,因此多数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抑郁症,表现为忧愁、悲观、失望、焦虑、淡漠、迟钝、兴致索然、失眠、企图自杀等,不能与医师配合,甚至对家属的督促产生反感,达不到应有的康复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评及针对性药物、心理治疗十分必要。同时应用中药调理,给予疏肝解郁,清心安神,除烦治疗,使患者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从而有利于中风患者的病情恢复。

经过20余年的努力,脑病科成功研制出了治疗中风及血管性痴呆行之有效的系列方药——脑血通口服液、脑复春口服液,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及创新性。

除中风病并发症和后遗症以外,在中风的急性期、中量以下出血性中风病人以及弥补西医术后的相关治疗短板,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研究探索出了一系列成熟、有效的综合中医药疗法,疗效好、副作用小、花费低廉,不干扰人体自身,是一种良性的调节、“绿色”疗法。以电针疗法治疗眩晕为例,脑病科在穴位的选取、针刺手法及刺激量方面均有创新,针对性更强,治疗效果立竿见影。还有对颈肩腰腿痛、老年性耳鸣、头鸣、头痛、感冒引起的顽固性咳嗽等的最佳治疗手法和手段的研究都颇有建树。

“特”和“专”促进了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使得慕名前来该科的省内外患者络绎不绝。

3

中西合璧: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相结合

勇于探索中西医有效的结合途径也是促进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该科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集脑病的抢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于一体,并探索出了一套治疗中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既整体综合治疗,又重视个体化原则。

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根据病情采用颅脑血肿微创清除术、动脉瘤栓塞术或内科保守治疗;缺血性中风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动脉介入溶栓、脑血管造影及支架置入术、降纤、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中药直肠滴入等方法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对中风病则辨证施治,分别采用豁痰祛淤、熄风通络、通腑豁痰、益气活血、滋养肝肾、活血化淤等治法,并坚持抢救治疗和康复治疗并举。在生命体征稳定后48小时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时即进行康复治疗,如良姿卧位,主动、被动运动,减少关节挛缩畸形、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的发生。恢复期采用“快速无痛进针法”,分期、分型、分情针灸治疗,对中风偏瘫、麻木、失语、吞咽困难、面瘫等效果显著。

此外,科室投入近百万元购入50余套中风康复成套设备,与香港联合率先在我省开展了规范的、针对性强的物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现代康复治疗。设有物理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训练室、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室,明显降低了致残率,使许多病人早日重返社会、重返家庭,达到国家级领先水平。

通过佩带支具解决了许多病人足内翻、足外翻、足下垂、膝反张、膝屈曲等问题。开展了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解决了颈内动脉、椎动脉、脑内动脉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等许多疑难问题,并与脑外科协作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写在纸上的爱,一个瞬间就能读完;说在嘴上的情,一转身就能忘记;唯有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大夫对我的真诚,永远珍藏在心里。”这是市中医院脑病科收到的一封来自广西患者写来的感谢信,也是该科秉承全心全意服务病患理念中的一个闪亮注脚。

4

优秀团队:铸就名科优势品牌

脑病科牢固树立了“让每人成才,让团队优秀,让科室出色,让医院驰名”的人才工作理念,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入手,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渠道培养人才。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建设,该科现下设专科门诊3个,病区3个,脑病一科突出介入诊疗及急诊抢救,脑病二科突出中医治疗,康复科突出中西医康复治疗等。拥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15人,博士2名,硕士6名,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梯队形成合理。

目前脑病科承担着多项省市科委的科研攻关项目。其中“脑血通口服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理研究”获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三等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及《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分别获河南省中医科技成果二等奖及一等奖。在《中医研究》《河南中医》《中国中医急症》《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杂志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医学科普文章20余篇、专著8部。开展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6项,许多国内、省内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受到了同行的好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