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高考天问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高考三天也是疯狂的三天
你能接受为高考隐瞒亲人死讯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考三天也是疯狂的三天
你能接受为高考隐瞒亲人死讯吗?
为儿高考母亲不惜一跪
考后才知母亲去世
青蛙也要为高考让路
考后,女儿到病房看望母亲

高考三天也是疯狂的三天

你能接受为高考隐瞒亲人死讯吗?

每年高考,总有一些报道让读者备受“感动”。如今年高考有考生家长组成人墙拦车堵人;有父亲去世两个月,母亲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一直隐瞒死讯;有母亲送考遇车祸,女儿含泪上考场;有考生迟到2分钟不能进考场,母亲不顾尊严下跪求情;还有地方,竟为了学生高考毒死一池青蛙……

然而,这些感动,从另一角度看却又成了有悖伦常的“怪象”。这是一个全民高考的时代,考生为高考“疯狂”,家长为高考“疯狂”。在疯狂的背后,是我们逐渐扭曲的人性和伦理。

怪象一

高考

考生迟到不能进考场

母亲下跪求情

据上海电视台新闻报道,今年高考,在上海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外,一名考生迟到了2分钟,不能进入考场。考生的妈妈又是求情又是下跪,考生还差点做出过激行为。最终考生还是未能参加考试。

当天下午2时45分刚过,一名考生在母亲的陪伴下急匆匆赶到华模中学考场。由于比规定入场时间晚了2分钟,工作人员拒绝考生进入考场。据称,考生是因为自行车坏了,所以才迟到。在考点门前,考生的母亲一度下跪央求工作人员通融,但是最终未能获许。而这名考生也因为心急,一度做出翻墙入场的过激举动,最终被工作人员制止。

高考

怪象二

男孩高考结束

方知母亲12天前去世

5月27日,芜湖县六郎镇政和村村民沈显玉夫妇骑车前往该县一中参加高考家长会。会后,夫妻俩骑着两轮摩托车回家途中与一辆中型厢式货车发生碰撞。车祸中沈显玉夫妇受伤,妻子经抢救无效身亡,沈显玉也身受重伤。

芜湖县交管大队事故中队在处理这起事故时,意外得知沈显玉夫妇的独子沈飞即将参加高考。

为了让儿子沈飞安心高考,家人、交警和学校共同编织了一个凄美的谎言,让沈飞成为最后一个知道母亲去世噩耗的人。高考结束后,家人才告诉沈飞母亲已于12天前去世。

高考

怪象三

为给考生安静环境

小区毒死一池青蛙

“小区为了给高考的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小池塘的青蛙都毒死了。那些孩子如果考不好,岂不是对不起这些为他们付出生命代价的青蛙?”

高考期间,有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自己所在的小区为了不让蛙鸣声打扰高考考生,毒死了池塘中的青蛙。尽管有多家媒体试图向发博者求证未果,但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相信,因为“恐惧”声音的高考家长实在太多了,每年自发在考场外拦车的家长已经成了高考“一景”。

高考

怪象四

母亲送考遇车祸

女儿含泪进考场

6月7日,长沙一名母亲在送高考女儿前往考场的途中,被一辆汽车撞飞。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伤者女儿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伤者的丈夫在确定妻子脱离危险后,立即赶往考场接考完试的女儿回家。

由于担心影响女儿的考试,他并不打算告诉女儿母亲的实际伤情。

标语

高考

雷人励志

1.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2.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

3.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4.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5.不拼不搏一生白活,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微谈

高考

为高考隐瞒亲人死讯

你能接受吗?

@landis:【能接受】这是理性与感性的较量,前途与亲情面前,雕砌希望和伤心痛苦面前,我选择理性地追求前途,待该做的做完后再留给自己伤心难过的时间,因为这样会更无悔一些,相信那些离世的至亲会理解,他们也会支持吧!

@高爽grace:【不能接受】现在的社会怎么了?这种话题居然也能相提并论?高考和父母哪个重要?当然是父母重要,生命只有一次,高考还可以重来……如果为了高考而放弃见父母最后一面,我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某禾:【能接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作为当事人肯定会有些不能接受,但是如果作为亲人,肯定不希望影响孩子的高考,影响孩子的一生。毕竟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只是难过伤心,总是难免的吧。

@品生活:【不能接受】一向以仁孝所著称的国人,现在又将仁孝置于何地?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失去亲人的痛苦,那是一种无论怎样都无法挽回的无力感。

观点

高考

善意谎言还是人性扭曲?

“一切为高考让路”成为全民共识?

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在高考面前,生命轻如鸿毛,亲情退居次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排序中,高考无论如何是大不过亲情的。不要说高考(也就相当于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的童生试),天大的事情也比不上父母过世的重要性。在古代,无论你当多大的官,父母故去都要老老实实回家丁忧三年,这一权利连皇帝也不能剥夺。

父母过世或亲人处于危难之中,放弃高考是基于亲情和人性,而隐瞒真相让孩子参加高考同样是基于亲情和人性。在这里,人性面临两难选择。

媒体将“为了孩子高考而隐瞒亲人死讯”称之为“善意的谎言”,我不能完全认同这种说法。这样的谎言,与其说是善意,不如说是无奈。而之所以屡屡出现隐瞒亲人去世真相的无奈之举,是因为我们的高考制度出了问题。高考业已成为绝大多数国人改变命运的必由之路,甚至是唯一通道。于是,“一切为高考让路”某种程度上成为全民共识,高考变成了“全民赶考”。

一个好的制度,不会让人性陷入两难,它会鼓励人性中向善的一面。而现在恰恰相反,为了高考,可以不顾亲情人伦,可以放弃社会公德,可以打乱一切人间秩序。悠悠万事,唯高考为大。

如果高考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变“一锤定音”为机遇多重,无论考生还是家长就不会太在意一城一地一时之得失,高考的残酷性及排他性将大大淡化,因高考而引发的人性悲剧也不会年复一年成为新闻。

本版均据《新快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