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几天,微博上有一个帖子广泛流传,列出了美国小学生暑假要做的100件事,包括“开睡衣晚会、去野营、去远航、去探索基地、去旅行、去拜访别人、去图书馆、烤饼干、带着微笑做家务……”其中第100条表达了美国小学生暑假最重要的目标——玩得高兴!据了解,中小学暑假一般在6月到9月间,大概有百天左右。(7月3日《扬子晚报》) 虽然中美文化不同,孩子暑假时间长短不同,但暑假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是相同的——快乐。看到“美国小学生暑假100件事”,不由得让国内的孩子“羡慕嫉妒恨”,徒生好奇感与浓厚的兴趣。而“中国式暑假”的项目总逃离不了三大件:上辅导班(或兴趣班),在家打游戏,写作业。相比之下,美国孩子的暑假更充实、更愉快,注重孩子体能、心理、兴趣的培养,即培养孩子的高情商。 教育专家常说,“让假期成为真正的假期,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暑假,尊重孩子的意见”,父母们也深谙这些道理,但是,一回到现实中,这些道理就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分数高于一切”的教育理念粉碎成碎片,取而代之的是狂撒银子为孩子报班,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自由空间,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到头来父母成了好心办坏事。 不让孩子上辅导班,怕孩子开学后跟不上学习,给孩子报班又担心他们吃不消,那么,父母究竟该怎样引导孩子度过愉快的暑假呢?以当下的教育趋势看,。要想引导好孩子,第一,父母要把目光放远,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摒弃功利思想,与孩子坐下来进行商定,制定暑期生活计划表。当然,学校在给学生布置暑期作业方面也要扭转固有的模式,不要一味地求数量,要重质量,切实结合暑期生活,真正为孩子减负。 第二,父母在安排学习项目之余,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性格爱好、禀赋等,让孩子多一些社会实践,比如,去农村体验生活,到公益机构当义工,在家里学习干家务,购买东西,教给孩子怎样理财,带着孩子去旅游,让孩子参加一些团体夏令营项目,尝试一些没有涉及过的体育项目等,这些内容要以孩子的意愿为准绳,既不要肆意攀比,看别人家的孩子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要选择超过孩子能力之外的项目,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中国式暑假”需要换换内容了 □钟倩(济南)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