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起诊所医生构成贩婴重要环节的案件 接生后寻找买家,甚至带买主看胎儿父母长相定价 2012年7月2日22时,河北警方多地同时行动,破获“2012·4·19”贩婴大案。其中,邢台警方抓获了一家私人诊所的负责人郭彦芳。 这是公安部首次发现有诊所医务人员构成贩婴链条的重要环节,郭彦芳不仅为贩卖婴儿做胎儿性别鉴定等工作,还帮助寻找买家和发展下线。涉及全国7个省市区的特大拐卖婴儿的团伙浮出水面。 一边接诊一边贩婴 郭彦芳在接受警方讯问时说,她从邢台医专毕业后,在平乡县昌平街开了一家妇科诊所。 因诊所无法走医保报销和开具有效出生证明,因此来此检查、生产的多是超生家庭。 2008年前后,季小芳和杨学花两个年轻女子常带外地孕妇来诊所检查,有时便在诊所生产。这两人成了郭彦芳的“大客户”。 郭彦芳注意到,这些孕妇都是外地四川口音。 她们最初告诉郭彦芳,这些孕妇是同在当地打工的老乡。相熟之后才坦白,老乡家里穷,养不起孩子,希望郭能帮忙找人买下孩子。 郭彦芳觉得“不对劲”,但并没拒绝,因为对方许诺,只要她帮助找到买家,就能得到不菲的介绍费。 郭彦芳由此慢慢成为贩卖婴儿的介绍人,她还发展了附近烟酒店老板张某等人做下线。 诊所的医生就这样成为这一贩婴链条中的重要环节,除了为孕妇做身体检查,鉴别腹中胎儿的性别等,还帮助寻找买主。 有四县诊所医务人员参与贩婴 季小芳和杨学花是姑舅表妹,四川省大凉山人。警方介绍,季小芳10年前到河北平乡县打工,后来表妹杨学花也来投靠她。 季小芳在老家认识一些想卖孩子的老乡,得知平乡有不能生育的家庭急切想要孩子后,决定做贩婴生意。 因为公安部门对贩婴打击力度很大,长途携带婴儿往往被查,两人便在老家物色孕妇,直接带到邢台。等孕妇生产后,将婴儿在当地或运到附近省市卖掉。 杨学花的母亲、季小芳的亲戚马加加等人承担运输孕妇的过程。孕妇的交通费用,都由贩运者承担。孕妇到达邢台后,交给杨学花或季小芳,食宿由这两人承担。 为了方便孕妇生产和及时找到买家,季小芳与杨学花在邢台市巨鹿县、广宗县、威县都发展了类似于平乡县昌平诊所的下线。 婴儿性别、生父母的状况都会影响价格,因此诊所不仅要为孕妇孕检、接生,还要负责鉴定胎儿性别和健康状况,有时甚至带着买主来看父母的长相以确定价格。 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季小芳等还引进“竞价机制”,贩卖一个婴儿,买主谁出价高就卖给谁。 贩婴网络就这样建立起来:由四川凉山老乡物色孕妇人选;季小芳、杨学花的亲属负责“物流”,季小芳、杨学花充当“销售中心”,诊所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并充当“业务员”,帮助发展下线和寻找买家。 每个环节获利数千元 季小芳与杨学花贩婴网络涉及四川、河北、陕西、山东、河南、内蒙古、北京等7个省市。目前,杨学花与其男友在河北威县被警方抓获,季小芳仍在抓捕过程中。邢台警方已经抓获涉案人员30多名,解救儿童6名。 警方调查发现,每一笔交易都有多个错综复杂的介绍人,包括诊所医生在内的每个介绍人介绍费用从2000元至5000元不等,杨学花获利6000元至8000元不等,孕妇获利30000至50000元不等。 当地公安机关介绍:最近贩卖婴儿的价格上涨很多,从去年开始,原来一名女婴卖2万~3万元,而现在已经涨到3万~5万元;一名男婴现在要卖到7万元到8万元。据《新京报》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