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石油是不是也该换个“马甲”?
短讯
未接到下架通知
郑州超市仍在销售
我省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上调
发改委:7月11日油价将下调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石油是不是也该换个“马甲”?

股票换了一个“马甲”,竟也能迎来涨停!上周,“山下湖”更名“千足珍珠”后,股价两日大涨15%,让众多套牢已久的股民羡慕不已。如果股票改名就能上涨,那么套牢股民无数的中国石油是不是也该换个“马甲”?干脆叫它“神九石油”吧。

上市公司因为重大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原因而改名,本来不足为奇。但在A股市场上,一家上市公司在短短几年内改名之频繁、名称变换之令人眼花缭乱,甚至莫名其妙,就让人想不通。一只股票,仅靠名字“讨彩”,就能乌鸦变凤凰,掀起炒作浪潮,又有多少理性可言呢?

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今,改名次数最多的是浪莎股份,在15年内改名12次,几乎每年改1次,可谓创了吉尼斯纪录!排在改名亚军位置的是西部资源,改名10次。当然,更名八九次的“大户”也不在少数。

浪莎股份在改名这件事上,确实很“浪”。曾经为ST浪莎、*ST浪莎,更早前还叫过长江包装和长江控股。从包装行业转型到纺织品行业,一路“浪”来,从里到外彻底大变身。我在想,下一步,浪莎股份会不会再赶把时髦,更名为“浪里白条”?

仔细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更名,紧盯的是目前股市的热点。互联网热,就一定得挂上“科技”。有色金属热,就一定得弄个“资源”。

显然,股票更名都能引来涨停,足见市场低迷,没有赚钱效应,股民只能自娱自乐。上市公司频繁更名,不仅容易误导投资者,同时也让上市公司误入歧途。忘掉了主业,只会玩名字“变脸”,最终必然遭到投资者唾弃。

徐刚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