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遭过白眼 听过抱怨 爱心志愿者都没气馁 看到一绕近路的男青年听劝说后走上天桥 昨日,晚报倡议发起的“我当天桥引导员”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在“爱心联盟”负责人田关心和“零钱女孩”王双双的组织下,30多名爱心志愿者分别赶往两个交通压力繁重的路口,开始了文明劝阻走过街人行天桥行动。 记者 常亮 冉小平/文 常亮 周甬/图 【太康路二七路口】 刚一“上岗” 遭受白眼 “你好!下面没有斑马线,走天桥吧,马路上车多,不安全,他们都走的天桥。” 8点45分,一名40岁的女子站在东南侧等红绿灯,准备要横穿马路,王双双上前引导,绿灯一亮,对方根本不予理会,直接走了过去。 原本女孩在陌生环境就有些胆怯,刚一“上岗”,又遭到白眼,俩女孩有些为难。 之后,又有几人横穿马路。两名女孩都有些气馁了。 为何引导效果比较差呢?记者注意到,一是俩女孩身着便装,与路人别无二致;二是声音太过柔和,在嘈杂的马路上很难被人听到;三是劝导语言冗长,难以被人接受。 记者在旁边告诉她们,路人行色匆匆,要在他有横穿斑马线的趋势时,就上前引导,同时交流时要言简意赅,且声音洪亮:“你好!请走天桥吧,桥下没斑马线,行走不安全。” 一试,效果果然好了很多,大部分人都接受志愿者劝说,开始从人行天桥上经过。 【文化路东风路口】 “看到市民配合,我再累也值得” 文化路东风路人行天桥规模较大,共有8个上下口。 昨日早上8点40分,20多名爱心志愿者都提前到达了现场。 “来,天太热,喝点水。”刚分完组,来自郑州电信天翼志愿者服务队的吴文豪带着一位同事,赶紧忙着给大家发矿泉水。 刘慧荣今年52岁,她和一位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女孩分到了天桥的西北口。 刚戴上小红帽,刘慧荣就看到一位男青年一路小跑绕到了天桥旁,试图从桥下经过。 “你好,走下面多不安全,还是从人行天桥上走吧。”快步跑到男青年面前,刘慧荣赶紧礼貌地伸出左臂,做了一个引导的动作。 “哦,好的,好的,真不好意思啊。”男青年一脸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转身往回走,重新踏上了人行天桥的步梯。 望着男青年的背影,刘慧荣伸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脸上挂满了欣慰的笑容:“看到大家这么配合,这天再热再累,都觉得很值得啊……”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