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去年 慈善总会圆了他的大学梦
今后 他将为自己赢得未来
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
阳光慈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去年 慈善总会圆了他的大学梦
今后 他将为自己赢得未来
暑假,一有时间吴高峰就帮家里做家务

去年 慈善总会圆了他的大学梦

今后 他将为自己赢得未来

车入荥阳,一直向北,路过上街区,便是高山镇了,一路爬行盘山公路上山,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再爬行山路近半个小时,便是坐落于半山腰的余顶村。

三间年久失修的房子外面,戴着眼镜、瘦弱但文质彬彬的吴高峰(化名)正在院子里铲草。去年,他是这偏僻小山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母亲出走、父亲早逝的他在郑州慈善总会的帮助下凑齐了第一年的学费,今年暑假,他早早地做好了打工的准备,要靠自己的肩膀,扛起属于自己的未来。

昨日,记者随同郑州慈善总会“慈善周周行”工作人员一同来到了荥阳高山镇余顶村南外组,回访这个家贫志坚的大学生。记者 裴蕾 文/图

雪中送炭

穷孩子上起了大学

去年的这个时候,太多的情绪左右着这个“家庭”——吴高峰以606的高分超出终点线24分,拿到郑州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这个消息一下子在余顶村轰动了:这个贫困而偏远的小山村,这一年,只有这一名大学生。

高兴的同时,吴高峰开始为学费头疼:叔叔已年逾花甲,打零工一个月能赚个600元,婶婶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妹妹。家里东凑西拼,也就凑了2000元钱,距离大学学费还有很大的差距,更别说生活费、住宿费了。

郑州慈善总会得知这个消息后,为吴高峰送来了5000元的助学金,荥阳慈善总会也拿出了1000元的助学金。“要不是你们的帮助,我是根本上不成大学的。”

大学的生活,吴高峰比其他孩子更懂得珍惜:每天下课后在阶梯教室上自习,到教学楼快熄灯时,他留下来打扫教室卫生,这是他为自己争取的勤工俭学机会,每月240元工资,虽然不高,对吴高峰来讲,却能解决生活费用了。他还竞选了班级的“社区委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今年期末,吴高峰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还算满意,“拿三等奖学金应该没问题,有希望冲击二等奖学金。”

在慈善总会的帮助下,吴高峰解决了第一年的学费,可是大二的学费还是没有着落。

这个暑假,吴高峰准备用自己的力量挣学费,他算了两笔账:首先是上学的学费、书费、住宿费三项费用加起来5100元,家人只能帮他凑1000多元,差3000多元;8月25日开学,除去开学前准备的几天,从现在开始只有40天左右的时间。他计划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尽力赚足学费,以便开学能够专心学习。此前,他已通过学校的中介在富士康找到了一份工作。

命运多舛

他是一个贫困但坚强的孩子

命运对于吴高峰来讲,也许过于波折了,悲欢离合和贫困,曾是这个20岁男孩生活的主题。

在吴高峰两三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从此母亲便离开了这个家庭,再也没出现过;吴高峰的父亲便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但是,2004年,父亲不幸病逝。这个刚刚12岁的男孩成了孤儿。

好在吴高峰的叔叔吴景春和婶婶陈春承担起来养育他的责任。“这娃儿从小不爱说话,就爱看书学习,特别的懂事……”提起吴高峰,叔叔婶婶赞不绝口。

可是叔叔婶婶的生活也不宽裕:他们自己的大儿子因尿毒症去年刚刚去世,为了给儿子治病,夫妻俩向亲人朋友借了十几万元的巨债,使本来就不乐观的家庭雪上加霜。家里还有1岁多的女儿,生活负担可想而知。

一家几口人挤在老房子里,由于年久失修,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吴高峰考上了郑州大学。

憧憬未来

希望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生活给了我一颗酸柠檬,我就把它做成一杯柠檬汁。”卡耐基的这句话曾经鼓励了不少的人。对于吴高峰来讲,命运发给他的牌真的不佳,但他正在努力地一点点重新洗牌。

问及对毕业后的打算,吴高峰毫不犹豫地说:“希望能上好学,找一份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好工作,改变现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