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认清差距、找准自信、明确责任、超2/2012-07/19/A35/20120719A3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实施新型工业化
“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
新密实施新型工业化
“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
五年打造千亿耐材产业基地
新密市来集镇王堂村一户村民家中,应有尽有,宽敞舒适。

新密实施新型工业化

“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

核心提示

新密位于郑州西南40公里处,是全省26个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县(市)、35个扩权县(市)和23个对外开放重点县(市)之一。新密地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带和“郑州半小时经济圈”内。近年来,新密城市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备,人居环境更加和谐,一座现代化的中等城市正在崛起。

新密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并把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网格化管理,作为统领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三大主体”工作,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确定了工作重点,决心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勇于担当求突破,务实善做走前头。

记者 杨宜锦 李萌 王银廷 实习生 陈娟/文

记者 张翼飞/图

A

优化产业结构

390家耐材企业分成十大行业,每个行业找出领头企业

此前,煤炭、造纸、建材为新密的三大支柱产业。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整治的双重压力下,这些高耗能、低附加、重污染的产业,一直是困扰新密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面前,新密如何书写新篇章,考验着新密市领导的智慧。早在2010年,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就曾发出强烈呼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密迫在眉睫。”

耐火材料是新密支柱产业之一,产能占据河南半壁江山。今年,新密围绕实施新型工业化“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加快推动耐材工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千亿耐材产业基地,强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在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全亚洲最长、最先进的长约313米的隧道窑,正在源源不断生产耐火砖。据介绍,这种隧道窑生产的耐火砖,不仅质量上乘,使用寿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同类窑的2倍。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由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顶燃式热风炉燃烧剂、37孔格子砖,均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2011年企业年产各类耐火材料15万吨,销售收入8亿元。

在加快耐火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新密整合耐材资源,积极推进耐材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其中,在建的瑞泰科技年产10万吨高档碱性耐材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也将在年内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第一期投资1.8亿元,项目投产后,到2013年将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力争到2016年完成20亿元营业收入。

据了解,2011年,新密市耐火材料累计完成产品产量937.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20亿元,实现利润85.1亿元。今年新密提出“三年倍增五年超越”计划,依托现有耐材产业基础,打造千亿耐材产业基地。

新密市委书记王铁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新密的390家耐材企业分成了十大行业,在每个行业中找出领头企业,通过三到五年的整合,争取三年内,使新密的耐材产值达到八百亿,五年内超越一千亿。

B

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农村社区生活堪比郑州市民

距新密约15公里的来集镇中,镇东的祥和社区是很多新密市市民交口称赞的农村新社区。

记者走进祥和社区的大院,两侧即将启用的农村大食堂和超市都已建设到位,已具备使用要求。在5号楼1单元的村医冯大夫家,130多平方米的三室两厅里,水、电、气、暖都已入户。

每天下午,67岁的村医冯华民,都在客厅里熟练操作一套茶具,烧水沏茶,和老伴一起品茗。在信阳毛尖的清新香气中,冯华民感慨道:“过去在老宅住的瓦房和现在的房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自从去年年底搬进祥和社区新家后,觉得自己和城里人一模一样,和郑州市区的居民生活相比也不差。”在他家客厅和餐厅,摆放着仿古家具,墙上挂有字画,古色古香。冯大夫说,现在社区里很多老人都喜欢喝茶,经常会聚在一起喝个茶聊个天,想起以前在冯沟老瓦房住的时候,全家一个月只能喝水池屯的两三吨水,水质很不好,别说喝茶了,喝口热水就不错了。再看看现在,液晶电视、沙发和茶台,晚年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真是很满足。

据了解,祥和社区涉及王堂、马武寨、桧树亭三个行政村44个村民组,1898户7931口人,地域面积9.5平方公里。原村庄占地3280亩,社区规划占地579亩,预计节约土地2701亩,总建设规模2200户,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建筑样式以多层楼房为主。目前入住260户1300多人。年底可入住达706户,总人口达3000人。

祥和社区书记王福聚说,近两年来,来集镇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抓住煤矿沉陷区群众搬迁安置的契机,采取组团建设、集中居住的方式,将王堂、马武寨、桧树亭3个村群众统一规划,集中安置。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6亿元,建成住宅1392套,正在建设住宅200套。按照郑州市“五通七有两集中”和新密市“1+25”的要求,社区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完善,水、电、气、暖已经开通,连锁超市、礼堂、警务室、卫生室、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建成,社区党委已经成立,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等设施正在建设中。

另外,为促进居民就近就地就业,该社区已流转土地700亩,规划建设蔬菜大棚150亩,花卉苗木基地450亩。下一步,该社区将进一步加快各类设施配套完善,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新家园。

C

编制完成“三化”协调发展布局规划

39个新型农村社区下半年启动

新密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同时,更是将新型城镇化和网格化管理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今年以来,新密编制完成了新密市域和各镇域新“三化”协调发展空间布局规划,把全市303个行政村中的71个并入城区,83个并入镇区,149个合并到56个农村新型社区。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新型社区36个,已入住6400户2.8万人,年底前可再入住1.1万户5万人。廊道拆迁绿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全市投入近13亿元,拆迁9条道路共360万平方米,培土绿化115公里,拆迁后新建的11个新型社区全部启动建设。

据悉,今年下半年,经郑州市批准的4个新市镇启动39个新型社区,其余乡镇至少启动一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新密将紧紧抓住选址、规划、资金、建设施工四个关键环节,落实一个社区配套水电气暖、学校、医院、幼儿园等25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打造“百年社区”。通过3~5年努力,使全市60%~80%的群众住进城区、镇区和农村新型社区。

农民有了楼房住,有了工作干,还需要更好的休闲娱乐。在来集镇祥和社区,记者见到了正在申请办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的村民陈瑞瑞。“现在农民生活条件好了,晚上和节假日也需要文化娱乐,以往都是看露天电影和看戏,互动的娱乐活动较少。”陈瑞瑞告诉记者,现在社区也在鼓励有舞蹈等才能的村民,组成健身操队和秧歌队,带领大家健身,更加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据了解,仅祥和社区就有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次组织健身操和秧歌队活动,参加的村民都有上百人。

书记谈感受

“这次到成都、长沙、合肥学习考察,感受到了他们强劲的发展势头、超前的发展理念、更高的发展定位,更感受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与之相比,我们的城镇化建设还比较滞后,产业结构还不够优良,发展还不十分协调,谋划、运作、创新能力还需提升。市委、市政府把新型城镇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网格化管理作为统领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三大主体’工作,结合学习考察,我们深切地感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站位、深度谋划、敢于担当,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新密市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确定了工作重点,决心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勇于担当求突破,务实善做走前头。”

——新密市委书记

王铁良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