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0版:中原访谈录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碧波:振兴祖国医学,我有信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针通百脉扶正气,灸调气血祛顽疾
张碧波:振兴祖国医学,我有信心
中医针灸医学专家 张碧波
张碧波在给病人进行针灸治疗。

在郑东新区众意路和地润路交叉口,有一家小小的古色古香的诊所。

房舍粉墙黛瓦,楹联黑底飞金,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

与这浓浓的中国风相得益彰,诊所的主人——张碧波医生治病救人的手段,是中医古老的、源远流长的银针和艾灸。

2011年9月“落户”此地的诊所,开诊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宣传,而被他医治过的患者,无不由衷地称赞他的医术,并为古老而神奇的针灸深深倾倒。

就是靠着患者的口口相传,这家深藏城市一隅的小小诊所终日门庭若市,甚至有外国患者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走进诊所,一阵艾灸香扑面而来,几间诊室里躺满了前来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

与人们印象中长髯飘飘、仙风道骨的老中医形象不同,眼前的张碧波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年男子,一点也看不出他身怀奇术。

在诊所的显眼位置,挂着他和自己的恩师——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治过病的国医大师赵清理的合影,张碧波是这位大师的关门弟子。

少言寡语的张碧波在诊床间往来穿梭,在对症的穴位下针、轻捻、艾灸……忙得不可开交。

想要与他交谈,需要长久地等待,而对话又会时不时地被打断——他要给新来的患者下针。我们的访谈,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记者 邢进/文 周甬/图

本期人物

针灸和汤药是支撑中医的框架

郑州晚报:中医针灸的历史有多长?它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张碧波:针灸具体产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但是根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黄帝内经》的记载,针灸可能在人类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它将全身的五脏六腑、四肢百节、五官七窍联系起来,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全身各部发生病变,都会影响经络的功能,针灸的原理就是利用调节虚实和平阴阳的作用,使经络运行血气顺畅,抵御病毒,增强免疫力。

你来看看诊所门口的这副对联,“针通百脉扶正气,灸调气血祛顽疾”,这是对针灸作用的概括描述。

郑州晚报:您治病为什么多用针灸,很少使用药物?

张碧波:其实中医的针灸和药物应该是并重的,在古代社会,中医都是针药并用的。我们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其中的一半《灵枢经》主要就是讲针灸的。

古代的大医都是针药并用的,在针力不及的情况下用药,在药力不及的情况下用针,但是到了近代出现了重药轻针的趋势,中医也就分为了主针派和主药派两种。

像我的老师赵清理大师,就是主药派,而我则是主针派。

穴位就是“药物”,每个穴位就是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穴位组成就是我们的针灸处方;针灸所产生的“药物”就是异种球蛋白,但是,它是药物无法比拟的。

五六岁就在父亲的胳膊上扎穴位

郑州晚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中医针灸的?

张碧波:我的医术是家传的,我祖籍在信阳,我奶奶在信阳就是一个中医名家,我叔叔曾经是当地的中医院院长和首席坐堂专家,我父亲在家乡行医多年,是主治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专科医师。

可能是因为遗传,我从小就对中医针灸特别有兴趣,三四岁时就拿着银针玩,五六岁就在父亲的胳膊上扎穴位,十来岁的时候开始练习中医基本功,学习中医经典,背口诀。15岁开始跟着父亲行医,20岁的时候就独立行医了。

针灸走向世界,在西方国家备受推崇

郑州晚报:听说您在国外行医讲学多年,中医在国外的地位如何?

张碧波:我2003年到2010年在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讲学行医,与中药缺乏药理学支持而无法在国际上打开局面相反,针灸在国外却备受推崇。

针灸疗法在现代西方的盛行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研究出现过两个高潮,一个开始于1972年,并在1974年达到顶峰;第二个高潮开始于1998年,这个热潮还在不断高涨,现在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很多医学院都开设有中医针灸课程。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向各成员国推荐针灸疗法,我在国外培训的学员,甚至有60多岁转投中医的西医师。

在欧洲,一次针灸收费几十欧元,是贵族才能享受的高端医疗服务。

郑州晚报:您办公桌上有张外国小姑娘的照片,这是您治疗过的患者吗?

张碧波:这个小姑娘叫露西,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只有6岁,从出生起,她就一直肚子疼,父母带她去了很多医院,都无法确诊是什么原因。

为了缓解孩子的疼痛,露西的妈妈只好每天给她揉肚子,经我诊断后,其实就是中医上很普遍的小儿食积。

第一次针灸治疗,孩子就不疼了,治疗了10多次以后,就彻底痊愈了。这张照片是孩子在我回国时候送给我做纪念的。

这样的患者,在国外还有很多很多。

振兴祖国医学,我有信心

郑州晚报:在国外的待遇那么好,您为什么还要回国发展?

张碧波:中医的根在中国,在国外待得越久,我回国的想法就越强烈。

家乡的病人我也放不下,在国外期间,我的儿子和徒弟都经常给我打电话,通过电话遥控指挥他们给病人做针灸治疗,实在是没有办法不回来。

郑州晚报:您这家诊所是什么时候开设的?

张碧波:我最早开诊所是在我的家乡,时间久了,全省各地的患者也有很多,后来想在郑州开一个诊所,也方便各地的患者来就诊,于是就开始筹备这个诊所。

2011年9月,诊所正式开业,情况你也看到了,每天从早上开门要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能下班。

我从来不做广告宣传,全是靠患者的口碑,现在我是郑州、老家两头跑,那边的门诊部,是我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徒弟在照管着,你看诊所墙上贴着每月15日、30日休息,那两天我要回去作指导。

郑州晚报: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面对西方医学一日千里的咄咄之势,中国传统医学在国内的阵地剧烈收缩。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倡导扶持和振兴祖国医学,您对振兴中医有信心吗?

张碧波: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全民族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去将它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振兴祖国医学,我有信心。

其实,中医针灸完全是通过调整阴阳(气血),提高患者的免疫机能来治疗疾病,针灸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绿色治疗方法,向各成员国推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你看,我诊所里的这么多病人,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诊所里这几个小徒弟,既是针灸的受益者,又是针灸的传承者,他们就是因为感受到了中医针灸的神奇,现在已经拜我为师学习中医基础。

还有的是全家在我这里接受针灸治疗,都是先有一人治病,后来又带他的爷爷奶奶、舅舅舅妈亲戚朋友来,最后一家有9个人都在我这里针灸。看到了他们,我就看到了中医振兴的未来与希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