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认清差距、找准自信、明确责任、超2/2012-07/23/A15/20120723A1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紧抓“三区”叠加历史机遇,全面打造新中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突出工业化 加快新型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紧抓“三区”叠加历史机遇,全面打造新中牟
新型农村社区中牟县东风路办事处大潘庄村。

以前的中牟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和现代产业基础较为薄弱,随着郑州新区的规划建设,中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今,更是迎来了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和郑州新区“三区”叠加的历史机遇。

中牟将围绕“两轴双翼一核心”的产业布局,突出工业化、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

中牟县委书记杨福平表示,要经过三年时间的拼搏,使中牟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首位,成为全省“三化”协调发展的领头县、示范县。记者 裴蕾 袁帅 张辉 通讯员 衡文学 张军强/文 周甬/图

A

235个行政村合并为50个新型农村社区

7月21日上午,中牟县城商都大道以北、西环路以东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广惠街后潘安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工地。

广惠街办事处副主任王普峰告诉记者,这个小区只是后潘安社区的一期工程,共5栋居民楼,目前,有两栋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其他3栋楼正在加紧建设。按照规划,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底入住,共有230多户,预计可安置居民1000多人。

除了水、电、气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外,小区内还将建设幼儿园、小学和卫生室。“后潘安村原来的条件一般,建成后,居民的生活环境将达到城市居民的水平。”王普峰说。

截至目前,中牟县还没有已经建成入住的新型农村社区,不过,像后潘安社区一样,有很多新型农村社区都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根据中牟县新型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将235个行政村合并为50个新型农村社区,2012~2014年启动3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2012年启动25个新型农村社区,2013年启动5个,2014年启动8个。

除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牟县的合村并城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共有148个村合并为33个合村并城社区,2012年启动18个社区,2013年启动4个社区,2014年启动7个社区。

B

用3年时间建设306.1公里的新型城镇道路网

广惠街后潘安社区毗邻商都大道,地理位置较好,原本就有便利的交通,在建设新型社区时,不需要再建设道路。

不过,道路始终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骨架,中牟县在规划新型农村社区、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布局时,都与道路的规划建设紧密结合。

中牟县汽车产业集聚区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如果想让产业集聚区有更好更大的发展,就必须道路先行。”中牟县汽车产业集聚区办公室工作人员郭俊杰告诉记者,今年,集聚区计划开工建设19条道路,已经建成3条,正在建设的有7条,其余9条也正在准备中。

“这些道路都在全县道路建设的规划之内,建成后,可与县城的主干道充分串联,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更好地为产业集聚区服务,同时,也方便市民出行。”郭俊杰说。

中牟县交通道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依托路网,将主城区、城市组团、产业聚集区、重点村镇、新农村社区串联起来。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新型城镇道路网建设项目65个,总里程306.1公里。其中,今年启动47个项目,共237.3公里;2013年启动10个项目,2014年启动8个项目。

在道路建设的同时,生态廊道建设也在进行中。

计划到2014年,完成12项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建设任务,共136.3公里,实施绿化面积约1.58万亩。

中牟县对新老县城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升级,同样是依托道路建设。

根据规划,在县城新城区确定了以商都大街、人文路为“十字构架”的城市组团起步区,西起人文路,东至广惠街,北起滨河路,南至迅达路,面积4.76平方公里。

县城老城区要打造以青年路、解放路为“十字构架”的中央商务区,西起中兴路,东至人民路,北到荟萃路,南至东风路,面积3.59平方公里,规划重点是城中村改造、产业提升、城区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3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完成路网建设300公里,基本实现路网全覆盖,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县城组团-产业集聚区和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相互沟通联系、畅通快捷的城镇道路交通体系。”这是中牟县委书记杨福平的设想。

C

3年投入120亿元加快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建设

有了19条道路的开工建设,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依托这些道路,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的10千伏配电专线工程已开工建设,集聚区信息中心、郑州日产职工公寓、刘申庄110千伏变电站等配套设施都将在下半年陆续开工。

此外,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产业园、总投资30亿元的东风日产发动机缸体缸盖及铝熔铸、总投资15.9亿元的郑州日产18万台汽车技改、总投资5.15亿元的郑州东工6万台专用车生产等项目都在建设中。

汽车产业是中牟县的重点产业,“计划3年投入资金120亿元,加快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建设,立足于引进新的整车生产企业,全面推进汽车零部件、汽车后市场、汽车贸易等发展,推进产城融合,确保5年园区总产值超1000亿元,打造中原汽车名城。”杨福平说。

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只是中牟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一个缩影和标志。

除了汽车产业集聚区,白沙园区、郑州国际物流园、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和郑州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也都在建设和完善中。

根据规划,今年计划完成共计5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任务。其中汽车工业园30万平方米,中牟产业园10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创业园15万平方米。

完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北部先导区的道路、雨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期工程,开工电力、通信等二期工程。全面启动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优质水养殖示范区、精品果蔬示范园等6个示范园,年底前完成6个园区内基础设施及所有农业项目;完成河南弘亿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园、韩寺镇设施蔬菜精品园建设;完成万邦国际物流城的一期建设项目;完成中牟县设施蔬菜示范园、中牟润农公司蔬菜标准园、黄河邦友农业生态示范园等7个项目。2013年,在进一步完善2012年几个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新培育、引进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2014年,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南北两个先导区的管理,出台优惠政策,做大做强先导区;全面启动核心区建设;完成万邦国际物流城建设。

D

构建“两轴双翼一核心”的新型产业布局

如果说新型城镇体系、交通道路和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中牟发展的主体骨架,那么现代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将让中牟变得丰满和鲜活。

中牟按照产业集聚、产业关联、设施共享、资源与效能并重的原则,紧紧围绕省、市、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结合现有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基础,将构建“两轴双翼一核心”的新型产业布局。

两轴:“郑开产业发展轴”,沿郑开大道,依托绿博组团、白沙组团、官渡组团,集聚发展文化创意旅游、公共文化服务、总部经济、科教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物流产业发展轴”,沿新安路和万洪公路,依托汽车工业园、郑州国际物流园、汽车物流园、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集聚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业、先进制造业、汽车后市场、现代物流业。

双翼:“北翼”,在连霍高速以北,万滩、雁鸣湖、狼城岗等乡镇区域内,依托沿黄文化旅游生态产业带,建设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北部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主要发展休闲旅游、商务居住、观光农业、水产养殖。“南翼”,在郑民高速以南,三官庙、八岗、黄店、姚家、韩寺、刁家等乡镇区域内,规划建设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优质高档花卉、林果等产业。

一核心:“城市核心”,以中牟城区为核心,辐射白沙园区、汽车工业园、国际物流园等周边区域,优先发展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卫生、邮政、电信、广播电视等)、商务服务(咨询、代理、广告、培训、劳务中介等)、房地产业、金融保险、科技服务、商业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建成区域性行政、经济、文化中心。

在一系列的规划建设中,还将用好全县7243名网格员,通过3年时间,实现“三级网格、三级平台、四级联动”的规范运行。

经过3年时间的拼搏,到2014年,生产总值突破45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

书记谈感受

赶路,白天考察,用3天时间考察了成都、长沙、合肥3个省会城市。是一次查找差距的快访问,解放思想的新启动,寻求跨越的大加油。3个省会城市发展的新观念、高站位、重转型的成效,无不体现出他们出手快、大手笔、敢担当的气魄和勇气。我通过参加学习考察,深受启发和震撼。中牟县下一步要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新区“三区”叠加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机制建立“三大主体”,奋力实现组团发展跨越、新型城镇化建设跨越、汽车产业发展跨越、时尚文化旅游产业跨越、都市型现代农业跨越,打造郑汴牵手“三化”协调发展的中原明珠。

——中牟县委书记 杨福平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