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文化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颗枣 定格为一种文化
郑州市图书馆新馆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0727ydbm1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每年初夏,枣农把枣树皮斑驳地砍上一圈,俗称“砑枣”
砑枣,就是让枝丫放慢生长,将营养开花坐果
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郑枣树栽培技艺及砑枣习俗”
一颗枣 定格为一种文化
本报记者踏上“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保护之旅”
将走进全省18个省辖市,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景式探访
走近郑州 文化遗产 质 物 非

每年初夏,枣农把枣树皮斑驳地砍上一圈,俗称“砑枣”

砑枣,就是让枝丫放慢生长,将营养开花坐果

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郑枣树栽培技艺及砑枣习俗”

本报记者踏上“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保护之旅”

将走进全省18个省辖市,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景式探访

7月21日,“悦中原、聚神韵——宝莲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保护之旅”进行了第二次探寻活动,志愿者朋友们走进郑州市管城区,亲眼目睹了太乙拳、猴加官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展示,聆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传承保护古老民族文化的艰辛及卓有成效。随后,志愿者一行又前往新郑,参观了中华枣文化博物馆、中华姓氏广场、轩辕桥和故里祠等景点,并在黄帝故里举办了专场拜祖仪式,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黄帝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悦中原、聚神韵——宝莲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保护之旅”,旨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和自觉意识。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将陆续走进全省18个省辖市,对河南各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探访,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有益探索。记者 苏瑜

●非遗之“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拜祖习俗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5000年前,新郑为有熊国。据文献载,农历二月初九,黄帝生于轩辕丘(今新郑市区北关),其后三月初三在有熊国开国立都,肇造中华文明。古代官民为纪念黄帝功德,在轩辕丘旁建轩辕故里祠,在其建功立业的具茨山(今始祖山)风后顶之巅筑轩辕庙,自春秋时起,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当地仕民都要在轩辕庙、轩辕故里祠隆重举行黄帝开国建都周年拜祖庆典以示纪念,拜祖习俗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并存公拜和民拜两种形式。民拜史记不详,但从“三月三,拜轩辕”等广为流传的民谚中看出,民拜黄帝习俗久远。据具茨山下长者回忆,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六,山上拜祖先香火极盛,山下兴庙会热烈隆重。

公拜习俗最早见于《左传》记载,郑相子产“兴国君登山拜祖”。文献载,道光十七年,林则徐擢升湖广总督赴任,二月二十途经新郑,到轩辕故里拜谒黄帝。另据清代《新郑县志》和明清时期碑刻显示,官方对黄帝的祭拜接连不断。

●非遗之“新郑枣树栽培技艺及砑枣习俗”

一颗枣形成一个产业带动一种文化

每年初夏,河南新郑市的枣农忙碌在枣园,把枣树树皮斑驳地砍上一圈,俗称“砑枣”。砑枣,就是让枝丫放慢生长,将营养开花坐果。千百年的砑枣,使这里的老枣树形如大肚弥勒,头顶硕果累累宝贵的资源。

很多人知道枣是“百果王”,营养价值高;很少有人知道,枣为中国所特有,集中了全世界近99%的枣树和产量。国人对枣有感情,枣和花生、桂圆、莲子一起,置于新婚夫妇床头,期待“早生贵子”。新郑枣产品龙头企业“好想你”,在厂区办起了以红枣为主题的中华枣文化博物馆,聚集着世界各地400多种千姿百态枣品种,各类民间枣故事、枣谚语环壁陈列,让吃枣人了解枣、懂枣、爱枣。“好想你”还自创了“木本粮”概念——木本粮以红枣、核桃、板栗为代表,而草本粮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代表。草本粮解决温饱,木本粮侧重营养健康。

在红枣之乡新郑,七八百年的古枣树并不稀罕,而且每年仍在开花结果。算来树上结的都是“宋枣”、“元枣”。枣文化,成为这方土地宝贵的资源。如果说博物馆还只是枣文化的搜集总结,那么多达780亩,全部是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林“黄帝贡枣苑”,已经是枣文化上的演绎了。每年的金秋九月,“好想你”都会举办“枣文化节”,八方游客摩肩接踵;带动了一系列旅游文化项目。

让志愿者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企业对文化的重视和不遗余力的建设。枣树木质坚硬,适宜雕刻。在“好想你”厂区,工匠悄悄进行着一项大工程。那些老死的、因重大工程砍伐而亡的枣树,在这里被雕刻成栩栩如生的罗汉、弥勒造像,目前已有8000多尊,打造“万佛苑”指日可待。

一颗枣,在古老黄河的怀抱苏醒,从一个可有可无的饮食配角,变身为一个时尚消费品,直至裂变为一个产业,拉长到一个农副产品产业链条,最终定格为一种文化现象。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新郑枣树栽培技艺及砑枣习俗”,自然而然地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保护与传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