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认清差距、找准自信、明确责任、超2/2012-07/30/A12/20120730A1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年倍增 三年跨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
两年倍增 三年跨越
2014年初步形成国际航空城城市体系
郑州保税区海关大门

纵横交织的高速公路,绿意青翠的枣林,一座时尚、大气的国际化航空城不久将完美呈现。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延明表示,综保区(港区)以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统揽,坚持“规划先行、创新驱动、区港一体、产城融合”的理念,按照“一城五区”(一城即航空城,五区:机场核心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临空物流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国际化商务社区)的规划布局,大力实施“空港枢纽化、经济临空化、产业高端化、城市国际化、社会和谐化”五化战略,努力实现“两年倍增、三年跨越”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4年初步形成国际航空城城市体系。

记者 王军方 裴蕾 见习记者 董艳竹/文 记者 白韬/图

3年建18个居民安置区,合村并城建设掀高潮

“你看,建设速度挺快。听说将来绿化环境非常好,我们村里脏乱差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7月27日,综保区(港区)滨河花园H2地块合村并城安置区鸟瞰图前,几位村民指着工地附近的规划图说。

不远处,一幢幢时尚都市楼房已现雏形,施工人员正在加紧作业。

滨河花园H2地块合村并城安置区,主要安置小老营和庙后张两个自然村村民。该项目东至航城环路,西邻郑港七街,南邻郑港七路,北至郑港六路,总建筑面积约156665.51平方米。安置区分出租区和自住区两部分,将繁闹的商业街与娴静的生活区分开。

张延明说,综保区(港区)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投资222亿元建成18个居民安置区(总建筑面积554万平方米),完成全区42个村7.6万农民的合村并城工作。其中,今年投资161亿元,建成16个安置区项目,安置32个行政村共5.6万农民,解决23.2万富士康员工居住问题。

“居民安置区建好了,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也必须要跟上。”张延明表示,综保区(港区)3年内将计划投资5亿元,建成1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投资15亿元,建成2家三级甲等医院床位2900张;投资3000万元启动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投资7000万元改造升级8条市政道路,开通五条公交线路;投资1.34亿元实施河刘沟、梅河治理工程,提高城市防汛能力;新建公园3座、游园6座,新增城市绿地205万平方米。

提升城市管理,向国际一流航空城市迈进

“去成都考察回来后,深感在城市管理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濒临富士康住宅区,前段时间,郑港六路占道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之所以要成立办事处,就是要将农村管理纳入城市化管理范畴。”张延明说。

走在郑港六路,记者发现,之前占道经营的商贩都撤走了,车辆可以长驱直入。

针对商贩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及私搭乱建现象,综保区(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多项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同时,综保区(港区)实行多部门联动,协调办事处、市政局、交警队,针对占道、卫生、交通等方面问题进行全方位整治。目前豫康新城,以及郑港六路等地方的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道路积尘等问题妥善解决,秩序明显改观,市容市貌发生显著变化。

“综保区(港区)把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作为2012年为民承诺十件实事之一,不断加强城乡卫生保洁工作,垃圾做到日扫日清、日运日净。”张延明说,综保区(港区)投资1200万元新建农村垃圾收集点103个,购置压缩式垃圾收集车11辆、小型装载车7辆,组建农村保洁队伍212人,投资1000万元新建5个垃圾收集站,投资400万元新建2个游园,投资4000万元新建多个富士康员工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疏导点。

交通道路建设方面,综保区(港区)投资25亿元,开工建设18座跨南水北调干渠桥梁。投资15.9亿元,修建34条市政道路。3年内,初步建成区内“五纵十横”、区间“三纵五横”和以郑州机场为中心的1小时轨道交通圈。

建中部地区最大电子产品出口基地

郑州市政府与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集团正式签约后,富士康集团在综保区(港区)投资建设富士康科技园,开展包括IT产品及LED光电产品的生产及研发等业务。2011年,富士康科技园项目手机整机产量约2100万部,出口额约70亿美元,入住富士康员工约12万人。

借助富士康科技园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综保区(港区)延伸和强化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快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消费电子生产基地。

“我们制定了三年目标:培育三大产业,抓好三大建设,实现三大目标。”张延明说,“三大产业”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服务业;“三大建设”:到2014年,累计投资120亿,建成320万平方米工业厂房,手机生产线达到200条。累计投资135亿,建成540万平方米蓝领公寓,入住员工达到54万人。累计投资60亿,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气、暖、路、通信“六通一平”。“三大目标”:一是2012年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成河南省第一个单厂超千亿企业;2014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二是2012年手机产能达到1亿部,2014年达到2亿部,建成全球最大手机生产基地。三是2012年外贸出口突破200亿美元,2014年突破500亿美元,建成中部最大电子产品出口基地。

以富士康项目及其配套产业为重点,打造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3年内引进重大项目220个,总投资786亿元。

抢抓机遇,着力建设郑州国家高技术生物医药自主创新基地。用3年时间,引进200家以上企业,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依托郑州机场,大力提升航空服务业发展层次。力争到2014年,实现旅客年吞量2000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50万吨。

推进长效机制,建一体化社会公共管理中心

建立联动负责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使重心下移。全区共划分一级网格4个、二级网格69个、三级网格260个,下沉到二、三级网格工作人员645名,以差异化职责实现条块融合。9月底前,将完成网格化管理阶段性目标。

健全规范有序的社会管理创新机制,集成系统。2013年,综保区(港区)将建成以网格为载体,集平安建设、数字化城管、公共服务、应急指挥为一体的社会公共管理中心,力争90%的问题在网格内化解,95%的问题在区域内解决。

建立与现代航空城发展相适应的综合管理体制,源头治理各项问题。2014年,综保区(港区)将初步建立适应航空城发展需要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为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

管委会主任谈感受

“随郑州市考察团赴成都、长沙、合肥的参观学习,让我们进一步认清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召开,也为综保区(航空港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拓宽了发展思路,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建设国际化航空城的信心和决心。今后三年是综保区(航空港区)发展历史上的关键三年,作为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区,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在实现建设国际化航空新城方面要努力展现出大作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州航空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延明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