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女王 你为啥一直不太高兴 小贝 你开着快艇送快递吗 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会儿不同,今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因为有了“微博”这玩意儿,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因为强大的网民们节外生枝地弄出了不少段子和乐子。 段子 英国女王为什么不开心? 在开幕式上,镜头捕捉到了这样一幕:身穿粉色正装的英国女王在看台上眉头紧锁,一副不开心的样子。 一位名为“燃烧吧肉肉君”的网友幽默地在其个人微博上上传了女王在开幕式上的截图,并自己配上文字:“Look at all these countries I used to own.(看看这些我曾经拥有的国家吧。)”这可能是女王不开心的原因。该微博一发即受到网友们的疯狂热捧。不少网友都评论称女王好萌好可爱。 贝帅终于“有活干”了 先是落选英国足球国奥队,开幕式上,贝帅也没能亲自点燃“伦敦碗”里的火炬,不知道这算不算流年不利。然而就算只是护送火炬手,贝克汉姆身上的巨星气场也丝毫不减,开着快艇,简直就像把“高帅富”三个字写在了脸上。腾讯微博网友代他发出一条微博:你好,我是顺丰快递的贝爱国,你们的火炬送到了,请签收。——哦好的,谢谢再见。 《Hey Jude》是孙燕姿的? 最有意思的是,网友“大头和他的朋友们”发了一篇这样的微博,没想到却自摆乌龙,引人捧腹,他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在网上火了:“刚看完奥运会直播……我觉得最后一个节目最能感动我,一个外国举办奥运会,唱的居然是中国歌星(其实是新加坡人)孙燕姿的《Hey Jude》,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感觉非常自豪,感觉北京奥运会依然在继续,在薪火相传……”@air:披头士躺着中枪了。@leafcityeve:下届奥运会应该齐唱《最炫民族风》。 《Hey Jude》是英国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为一个5岁的孩子写下的一首歌,孙燕姿是翻唱。 “憨豆”开幕式上“放屁” 奥运会开幕式后,一篇由“YouTube精选”发布的微博也广受网友关注。微博中写道:“伦敦交响乐团在现场演奏《火的战车》经典旋律,指挥是英国最成功的指挥家拉特尔。没想到憨豆先生也混在乐团中,更出糗的是憨豆先生在众目睽睽下放了一个很响的屁……当然,这是演出设计的桥段视频。” 不少网友都欢乐地表示,这无疑是开幕式上最可爱的“屁”,他怎么没憋住? 迈克尔·杰克逊咋“活”了? 各位亲,你们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可曾注意到这个?已故美国天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也去看了奥运会开幕式。 “迈克尔·杰克逊中国网”官方微博发布了两张截图,一名杰克逊经典黑衣打扮的男子被现场观众簇拥着,在截图中的无疑是杰克逊的模仿者。据说,因为事先不知道“杰克逊”会出现,混在人群中的观众居然都被吓了一大跳。 吐槽 精彩·失望·对比 媒体吐槽 英国《卫报》:詹姆斯·邦德电影和女王构成了“创造性”开幕式的“最精彩场面之一”,“我们确实看到了一切东西”。 英国《每日邮报》:7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年轻运动员点燃奥运圣火是“一场令人惊叹的表演中最酷的时刻”。 美国《纽约时报》:很难想象世界上还有哪一个国家会像英国这样,在多达10亿电视观众面前来一番自嘲。 英国拍砖 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阿德里安·伯利:这是我见过的最繁冗的一场开幕式了。感谢上帝运动员终于入场了,终于能离开那些繁冗的文化垃圾了,让莎士比亚和滚石乐队回来! 英国网友:作为一个伦敦人,太失望了。基本上就是个混乱的party。视觉上没一点出彩的地方。 网友dee cee:整个混乱的场景,必须依靠播音员向观众进行解释,还必须通过阅读电子提词机,因为他们也跟不上主题。 网上吐槽 麦家(著名作家):和北京奥运相比,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没难度,不深奥,不壮观,不大牌,不高科技,不兴师动众,不严谨,小差错多。但我个人还是喜欢它,喜欢它的素性,简易,直通,动人,生活气,平民化。这才是人办的事,充分尊重钱和艺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像是神办的,空前绝后的牛气,付出也是空前绝后的。 叶匡政(诗人):伦敦奥运开幕式首次使用羊、马、牛、鹅等动物,是一大突破。我认为彰显了对动物的尊重。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伦敦奥运开幕式也还是很有趣的,但硬说比北京奥运高明也谈不上,只能说各有千秋。北京奥运的磅礴气势是一个新兴国家,当然要更庄重。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我估计,英国舆论会赞扬它,美国媒体毁誉参半,照死里骂它的会是德法媒体。而对它评价最高的,估计是中国舆论。只是估计呵。至于我,真的挺欣赏它。 声音 开幕式北京和伦敦都挺好 李红,女,前国际奥委会驻北京奥组委首席代表,现任国际奥委会中国事务首席顾问。 刚看开幕式的时候,心里免不了要和北京奥运会相比,但是,当我走出“伦敦碗”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两届奥运会开幕式都是同样伟大的,都说出了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这就是成功。 我从微博上看到一些评论,基本是负面的,没让人觉得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好的一面。开幕式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第一个是运动员入场,圣火到达现场,火种变成燃烧的火炬,这个基本要素必须满足。第二个是主办国、主办城市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而英国人要做的就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实际上我们看到,英国人幽默、快乐、轻松、自嘲,这些就是对英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鲜活的展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一种诠释,2008年也会永远被载入历史,成为其一部分,这不正是文明脚步特别坚实的一个脚印吗?大家都会和北京奥运作比较,干吗要比呢,奥运是人类文明的脚步,每个脚步都有当时的历史原因。 晚报奥运报道联盟 开幕式上,一名神秘红衣女子混入了印度代表团方队。然而,她并不是印度代表团成员。印度代表团已就此事向伦敦奥组委提出抗议。 点火 仪式 7名年轻人跑到场中央,点燃由200多个铜花瓣组成的主火炬塔。燃烧的铜花瓣慢慢汇聚成一个大圈,支撑花瓣的“茎”慢慢升空,200多片花瓣汇聚凑成一朵英国玫瑰的样子,汇聚成一团火焰。象征团结的伦敦奥运圣火终于点燃。 奥运闭幕后,铜质花瓣将被卸下,由各国代表团作为纪念品带回收藏。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