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区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人独撑山村小学十九载
登封李洼村举办“第八十六届农民曲剧艺术节”
0724fxzp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人独撑山村小学十九载
侯书营:“孩子能走出大山,我就觉得值了。”
乡村教师——侯书营

“我从没拿过奖,山里的老师教的孩子相对少得多,影响力小,所以现在连职称都没评定。”侯书营,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中心小学教师,自1985年被乡邻拉进教师队伍中后,在侯家坪——一个地处新密、登封、禹州三地交界处的地方,直到2004年几个小学合并,结束独撑山村小学十九载的历史。昨日,本报联合电影《角落里的阳光》剧组推出“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后,新密一位读者向本报讲述了侯书营老师的事迹。记者 邓红超 杨宜锦 王银廷 文/图

1985年任教,2000年第一次在教室给学生上课

“被村里聘为民办教师的第一年,村里承诺的是每个月给我15元钱,但因村里太穷,我一年都没见到工资。”提起自己的教师生涯,平日不善言谈的侯书营却打开了话匣子,沉浸于让他“没少受过罪”的大山深处的岁月。

1985年,侯书营初中毕业回到村里,村里曾有一位女教师,出嫁后,村里一年半没有教师。随后村长专门找他谈心,希望他能成为村里的教书先生,领着村里的孩子认认字,甚至有家长为此住在侯书营家里逼其答应。自此,侯书营就正式成为村里唯一一位教师,集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于一身。

刚开始,他在村里的破仓库里教了孩子们4年;后来又搬到一个石头窑洞里教了几年。至1999年,因一场大雨导致窑洞后墙塌方,侯书营只好把学校搬进了自家。提起那次窑洞塌方,侯书营至今仍心有余悸。“当时正在上课,窑洞后墙突然进水了,我就赶紧让孩子们往窑洞外跑,刚跑出去,窑洞就塌了,到现在都不敢想这事,万一哪个孩子出不来咋办?太吓人了。”直到2000年,升平煤矿矿长王铁山捐资为村里盖了三间房作为学校,侯书营才第一次在属于孩子们的教室里上课。

山村执教十几载,转正前最高工资196元

教舍条件的艰苦,对应的是侯书营十五载的清贫生活。“2000年没转正之前,我拿到的最高工资是196元,当教师第一年没拿工资,第二年村里承诺每月给27块钱,但一年只发了三个月;再过一年,村里一年给我发6个月的工资。”很多拿不到工资的教师都不干了。1991年,侯书营也曾经动摇过,准备出去干泥瓦匠,但学生家长得知后苦苦挽留,而当时学生中也有几个学生让侯书营看到了希望,再三思索后,最终选择留在了山里,留在孩子们身边。

待遇虽然微薄,但侯书营照顾学生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付出满腔心血。身患小儿麻痹的陈丽无法忘记,她腿脚不方便,侯老师曾经背着她上学放学;每次下大雨,为了不让孩子们路途辛苦,侯老师都会留孩子们在自己家吃午饭,而最让侯老师害怕的是下雪天,山路难行,孩子太小,每到放学,他需要一一把孩子们送回家。后来学校条件改善后,孩子们开始在学校寄宿,侯老师的责任却更重了。

采访侯老师时,不时会有村民过来与侯老师打招呼,每人几乎都脸含敬重之意。70多岁的冯普愣大爷提起侯老师就竖起大拇指说:“侯老师值得采访,他真的是位很负责的老师。”“看到村里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我心里就觉得值了。”侯老师望了雨后青山,一脸满足与欣慰。

走基层——寻找郑州最美乡村教师(一)

本报与电影《角落里的阳光》联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