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2012伦敦奥运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羽毛球不再洁白
道歉,只能减轻深深的伤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羽毛球不再洁白
道歉,只能减轻深深的伤害
于洋为啥很委屈?
世界羽联该不该担责?
李永波式教练中国有多少?
李永波 王晓理
于洋

羽毛球不再洁白

道歉,只能减轻深深的伤害

几个疑问——

于洋为啥很委屈?

世界羽联该不该担责?

李永波式教练中国有多少?

国际羽联 我遗憾

国际羽联秘书长托马斯·朗德亲自出马,未感羞愧,“遗憾”,是国际羽联的全部态度。

———“为发生的一切,我很遗憾。”新闻发布会上朗德的第一句告白。

———“我为被取消资格的选手们感到遗憾。”国际羽联事发当晚未在第一时间对选手们给予处罚,一是时间紧迫,二是心存怜惜。

———“我为现场看球的观众感到遗憾。”比赛中,嘘声四起,观众甚至响起了倒彩声。

———“对这个事件,我们并不感到丝毫尴尬。新赛制获得了极大成功。整个4天的小组赛,除了有问题的两场,其余都很精彩。小组赛是为了让弱旅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不是像淘汰赛那样通常只打一场就回家。”

乒羽中心 我致歉

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

第一,世界羽联作出对王晓理和于洋取消比赛资格的决定,我表示理解和尊重。第二,王晓理和于洋作为优秀的羽毛球职业运动员,在这种比赛里面,采取消极比赛的做法,确实有悖于职业体育道德和奥林匹克精神,给广大球迷造成了伤害,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应该给予严厉批评。第三,作为乒羽中心主要负责人和中国羽毛球协会领导,我对队伍管理和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次事件我感到很内疚、很痛心。我愿意借新闻媒体,向全国广大观众和全国人民表示诚恳歉意。

当事人于洋 我再见

我们只是选择利用规则放弃比赛,只是为了接下来第二阶段的淘汰赛打得更好。第一次奥运会改为小组循环再淘汰赛,运动员的伤病你们懂吗?辛苦地带着伤病备战了4年,说取消就取消我们的参赛资格。你们无情地打碎了我们的梦想。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但就是这么不可饶恕。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比赛了。再见,国际羽联!再见,我挚爱的羽毛球!

焦点人物

李永波先强硬后道歉

对于此次“消极门”,身为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的李永波表态前后变化剧烈,耐人寻味。

在第一次接受央视采访时,李永波说:“这几年胜利越来越多地被中国选手夺走,原因是他们自己平时训练不够努力,无法用自己付出的更多东西和我们对抗。于洋/王晓理的战术安排,在我看来是我们充分理解了规则,这叫懂业务。欧洲人现在都很小心眼,没有我们心胸大。”

但在昨日凌晨,冷静下来的李永波又有了新说法。他说:“这是新赛制,无论是我这个总教练,还是队员们对此没有理解透。总觉得小组出线了,因此小组赛最后一场没有真正积极地对待比赛。关键一点我们没有以一个职业运动员的身份,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作为总教练,我要向球迷和全国观众说声对不起。”

潜在黑幕

世界羽联纷争不断

除规则漏洞以及自身原因外,这次中、韩、印尼三个代表团的羽毛球选手,之所以受到这样严重的处罚,跟世界羽联内部的权力博弈也有关系。事实上,世界羽联一直是个比较松散的组织,世界羽联上世纪80年代才合并,30年内换了18任主席。在这个项目上,中国、韩国以及印尼所属的羽协太过强势,直接导致世界羽联掌控能力的弱化。世界羽联希望通过这次处罚,能树立绝对的权威。

李永波语录:

如果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们的调整能够带来金牌,我对此感到骄傲,中国人也应该感到骄傲。

新华社:中国队该醒悟了!

中国羽毛球队为了算计最后的金牌,不顾现场球迷的不满,冒着10年前中国女排被批评和处罚的类似风险,置奥林匹克精神和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于不顾,一意孤行,最终自食苦果。中国羽毛球队未及决赛,已输掉了伦敦战役——以后的金牌已无关胜负。

中国体育界长期存在着一种“金牌至上”、“合理利用规则无可非议”的思潮,也得到了一些人的附和。“合理利用规则”,从字面上看并没有错,像举重选手称体重前减体重、称体重后适当进食,就属于“合理利用规则”。但其前提是遵守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道德和人们的认知底线。虽然奥运会从迈入市场化、职业化以后,就有一种“奥林匹克已死!”的哀叹,但越这样我们就应该越加倍呵护奥林匹克精神,自觉捍卫最起码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

在卖门票,尤其是门票卖得还不便宜的奥运会上,“争输”比赛可以说是一种商业欺诈。没有消费者愿意买含毒食品,没有影迷愿意进影院看“垃圾”电影,从这个层面上说,中国、韩国、印尼选手的行为已经不是“合理利用规则”,而是公然违背了各国普遍实行的市场法则。

一种错误理念是:结果决定一切,过程则无关紧要,为了金牌可以不计成本、不择手段、不管影响。金牌就是话语权,金牌就是遮羞布!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国内颇有市场。而在部分西方媒体处心积虑挑刺的当口,在奥运会这个全球关注的大舞台上,中国羽毛球队却自己撞上枪口,既是一种无知,更是一种昏聩!

似曾相识

国羽曾发生多次让球

国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明显的“让球”,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李永波曾证实,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为确保金牌,在半决赛叶钊颖与龚智超的比赛中,教练组作出了叶钊颖让出比赛的决定。当时的“一姐”叶钊颖,以两局8∶11输给队友龚智超。整场比赛叶钊颖无论得分还是丢分都面无表情,即使最后输掉比赛也没有太过沮丧。最终的结果,自然是龚智超取胜夺冠。类似的一幕雅典奥运会也曾上演。

大佬发话

这是对奥运会信誉最大的威胁

在“问题比赛”开始之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来到羽毛球馆现场观看比赛。虽然他没有亲眼见到这辱没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幕,但事后表态:“这是对奥运会信誉最大的威胁。”上周六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罗格留下感言:“在奥运会上,重要的不是夺得金牌,而是你以怎样的姿态参与比赛。”晚报奥运报道联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