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大中原新希望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五省联动 真正实现中部崛起
三化协调 表明河南敢于担当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五省联动 真正实现中部崛起
三化协调 表明河南敢于担当
三化协调发展要坚持“两不牺牲” 中原经济区必须5省携手共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

五省联动 真正实现中部崛起

三化协调 表明河南敢于担当

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哪些重要意义?在国务院出台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后,进入这一区域的5省如何协同发展,如何编制《中原经济区规划》?

昨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启动会议上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和发展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充分肯定河南在破解有关三化协调方面的难点、重点问题上,已经取得明显进展。

杜鹰指出,28万平方公里的中原经济区应分为四大功能区:粮食主产区、产业集聚区、城镇化重点地区和生态功能区。记者 程国平 裴蕾 袁帅/文 马健/图

13%的人口生产了全国20%的粮食

农业和粮食的重要性任何时候不削弱。

杜鹰表示,建设好中原经济区,对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夯实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河南以及周边的省份是国家最著名的粮食主产区,特别是小麦的主产区,目前框定的5个省,30个地市和2个县,人口1.67亿,约占全国13%,这个范围的粮食产量1亿吨,将近占全国20%。我们这个区域以12%多的人口生产了将近全国1/5的粮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们整个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正处在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什么水平,达到什么高度,农业和粮食的重要性不会因此而削弱、动摇、改变。” 杜鹰说。中国13.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只能立足于国内解决,“所以我们中央从来没有动摇过这样的信念,依靠国内基本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中原经济区最根本的就是要保粮食,这涉及怎么完善支农的体系和惠农政策,怎么确保种粮的人不吃亏。

三化协调发展要坚持“两不牺牲”

第二个重要意义,杜鹰总结为:建设好中原经济区是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需要,是为同类地区提供相关经验的需要。

“我们现在提三化协调发展,本身就说明现实中确实存在三化不协调。” 杜鹰表示,目前全国粮食调入省只有6个,东北3个,中部3个,河南、安徽和山西。

另一个反差是三化不协调,农业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慢,表现低水平、畸形化的地方,这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一些地区在粮食上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但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还有很多。

什么叫三化协调? 就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同步建设现代农业,这是一个迎难而上的重大举措。

放眼全国,真正实现三化协调的好的经验不多,三化不协调的事例,比比皆是。而河南省政府提出一个这么重大的举措,我们来尝试走一条三化协调的路子,表明敢于担当,下了一个大的决心。

中原经济区必须5省携手共建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实现这一区域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需要。

“中原经济区能不能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关系重大。” 杜鹰强调,中原经济区5省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在好的基础上来加快发展,真正实现中原、中部崛起。

就目前来说,中原经济区发展态势还不高,那这个区域未来有什么发展优势呢?

在杜鹰看来,中原经济区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比如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比如交通枢纽、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价格比较低,同时各种自然资源如矿藏比较丰富,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后发优势。把这些优势利用好,又有一个正确的发展路径,我们相信中部崛起,中原突破指日可待,也必将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和积极的影响。

规划编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此前,国务院出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那么进入这一区域的5省如何协同发展,在编制《中原经济区规划》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杜鹰就此提出了一些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紧扣三化协调发展

《中原经济区规划》不能成为5省地方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的简单叠加,一定是一个围绕中原经济区的,中原经济区肩负的使命就是三化协调。

在三化协调方面下工夫

怎么在规划中进一步将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一些重大举措和政策要领讲得更清楚。

比如说怎么解决种粮吃亏问题,怎么解决基本农田与建设用地的供求矛盾问题。又比如说,5省是劳务输出大省,拥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有的就近就业,有的跑到沿海,随着大的经济环境变化,在沿海打工的又回来了,就地向新市民转化。而从农民工转化为市民不可避免要增加城市用地,这块成本应该由谁负担?怎么负担?进而最终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

“规划要瞄准三化协调发展中的核心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所表现有所突破,这样出来的规划才真正能够指导和引领中原经济区向前走。” 杜鹰说。

5省要有内在联动

5省联动是内在有机的联动,不能各编各的,不能是5省规划的拼盘,一定要打破行政界线、行政壁垒,按经济规律办事,形成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紧密的联系,将来做到这一点以后实现政策共享。

充分考虑空间布局

现在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面积是28万多平方公里,河南省16.7万平方公里,这么大个空间,布局到底如何规划,如何描述?

杜鹰表示应该分两个层次。第一,这个28万平方公里,要按主体功能区的思想,先分区,分成粮食主产区、产业集聚区、城镇化重点地区和生态功能区4个区。第二,在这个基础上依托交通干线,要规划重点发展带,或者以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重点区为支点,以交通干线为纽带来发展重点发展带,这个重点发展带可以跨省,要与国家“十二五”乃至“十三五”规划衔接好。

平衡基础设施建设

各省都提了很多建议和意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建设,铁路、水利、通信、航运、管道等,这些项目都想进入规划,“但大家都要列个单子,要多考虑省与省之间的平衡,地区与地区之间之间的平衡,不能什么项目都进入”。

完善相应政策体系

各省也提了很多建议和意见,比如土地政策、金融信贷、财政包括转移支付如何安排,产业的差别化政策如何安排,可能还有生态方面补偿等,希望在规划编制当中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这个需要动员起来,能够提出一些与中原经济区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先行先试政策相适应的政策体系,这个规划将来才有可操作性,才能有比较好的实现。”杜鹰说。

目标需要细化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分阶段目标设置在规划中要细化。比如人均收入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那么规划中人均收入应该是多少,农村居民到哪年大体收入到底是多少,城镇居民收入多少,节能减排、森林覆盖率、主要染物排放,这些可能都需要细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