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给儿子挣托费的“十字绣妈妈” 有件事儿她心里很过意不去 晚报去年11月帮她出售过一幅“家和业兴” 一位热心女士掏3000元买下十字绣 到现在也没来拿 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34岁的葛利萍坐在床边,认真地绣着十字绣。时不时看看正在熟睡的1岁半孩子。 葛利萍绣十字绣已有1年多了,“家里条件不好,大孩子上幼儿园也需要钱,不能全靠孩子他爸一个人,我也应该为家里分担点。” 最近几天,一幅长达两米多的十字绣“八骏图”刚刚完成,葛利萍正耐心地等待着买家。 记者 常亮 文/图 每天等孩子入睡,她就开始熬夜绣十字绣挣钱 “让孩子他爸把我刚绣好的‘八骏图’拿过来,让你看看。”葛利萍让丈夫崔强去大石桥弟弟家拿十字绣。“家在一楼,屋里太潮了,装裱好的画都在我弟弟家”。 半个小时后,崔强骑着三轮车回来了。他抱起镶着古朴金色木框的十字绣作品,小心翼翼地竖在墙边。 “像真的一样。”“手真巧啊,绣这一幅画需要很长时间吧?”栩栩如生的骏马图,吸引了不少邻居过来观看。 “是啊,这张画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绣了,每天晚上都熬到2点多。不容易啊……”听到邻居的夸奖,崔强看了看不好意思的妻子,抢先替她回答。 葛利萍做十字绣的时间很固定,每到晚上8点多俩孩子睡着后,她就开始加班加点“工作”起来。 渐渐地,葛利萍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不忙到深夜2点多就无法入睡。 在弟弟帮助下,她成了网络“十字绣妈妈” “家里条件差,想给孩子改善一下生活。”葛利萍和崔强于4年前从老家兰考来到郑州打工,租住在建新街。 “孩子还小,离不开人照顾。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崔强身上。”看着崔强每天骑三轮车辛苦地拉货挣钱,葛利萍急在心里。 偶然的机会,葛利萍从一位邻居那儿接触到了十字绣。“很多人都说十字绣也能挣钱,我也想试试。” 去年11月2日,葛利萍在郑州上大学的弟弟把她的第一幅十字绣作品发到了网络上: “来城里打工的姐姐带着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上幼儿园,小儿子在怀里抱着,她听别人说十字绣也能卖钱,就趁小儿子晚上睡觉时间自己绣起了十字绣……姐姐不会上网,让俺帮忙卖掉……” 弟弟真挚的话语打动了很多人。在弟弟的帮助下,葛利萍渐渐成了网络上小有名气的“十字绣妈妈”。 第一幅作品卖了3000元,好心人到现在都没来取画 去年12月4日,晚报也以《60多个夜晚绣的十字绣,妈妈想换点钱给儿子交托费》为题进行了报道,帮助葛利萍出售了她的第一幅作品。 很快,一位热心女士掏3000元买下了这幅名为“家和业兴”的十字绣作品。 葛利萍说,她拿到热心人汇来的3000块钱后,就赶紧去幼儿园给大儿子交托费。那次,她第一次给儿子连交了2个月托费。 “3000块钱,她当天就汇给我了,但至今也没来取这幅画。”说起好心人,葛利萍的眼圈红了,“到现在,我心里还过意不去。”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