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周,莞深城际大巴上,一售票员因提醒乘客提防小偷被贼用刀捅伤。实际上,东莞不少公交司机都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暗语”来提醒车上乘客防盗抢。20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官方微博@畅行莞邑发布了《公交防盗抢“暗语”手册》,引发不少网友围观学习。 (8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事实上,公交防盗抢“暗语”,是一些司乘人员和乘客的“发明创造”,汇集了民间防范盗抢的智慧,非常难得。因此,交通部门发布《公交防盗抢“暗语”手册》,固然是一件好事,便于乘客提高防范意识,让盗抢行为难以得逞。但是,将防盗抢“暗语”公布于众,让其家喻户晓,可能会将好事办成了坏事,其结果也可能会适得其反。 应该说,用“暗语”来提醒车上乘客防盗抢,是一种见义“智”为的善举。特别是,这种善举不仅提高了乘客的防范意识,让盗抢行为难以得手,避免乘客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同时也规避了有人因见义勇为,公开揭穿和制止盗抢行为,而遭到犯罪分子的报复和伤害。因此,公布防盗抢“暗语”,虽然充满了倡导群防群治、共同防范和打击盗抢犯罪行为的善意,但将防盗抢“暗语”告知群众的同时,也告知了盗抢者,盗抢者再“弱智”,也不会被动挨打,对防盗抢“暗语”置之不理。 可见,防盗抢“暗语”,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如此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非但不利于防范盗抢行为,反而会对见义“智”为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民间的发明创造和防盗抢智慧,还是由群众自己掌握为好,权当是一种内部机密,或者是一种防盗抢“秘笈”,大可不必公布于众,广而告之。 更重要的是,公布防盗抢“暗语”,不如加大打击力度。这就要求警方应增加出警力量,开展打击公交盗抢犯罪专项行动,针对公交盗抢多发路段,采取昼夜巡逻和重点布控的方式,将盗抢犯罪行动消除在准备阶段,或者将正在实施盗抢行动的盗抢者抓个现行,既维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震慑了盗抢犯罪行为,使公交盗抢案的发生得到有效遏制。张连洲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