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键词:开学第一课
“名表门”是话语权失衡的副产品
邵阳纵火案烧出的戾气更可怕
0829bsj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名表门”是话语权失衡的副产品

□王聃(长沙)

“8·26”延安特大交通事故带来的社会痛感尚未散去,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又成为新闻人物。在交通事故现场,杨达才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招致网友不满。该官员随后卷入争议漩涡,网友的关注点也转移到他在不同场合所戴的手表上。有网友搜集了有关杨达才出席各种活动和会议的公开报道,将这些图片对比发现,称杨在出席不同的活动时,经常更换自己的手表,至少有5块不同的表,且都是奢侈品。(8月28日《南方都市报》)

一起特大车祸,引出疑似“冷血”的官员,舆论关注点再聚焦到“名表”上,类似的转变显然来得有些突然,却并不突兀。因为,在车祸现场,意外逝去的死者令人扼腕,此刻,公众并不要求官员们痛哭流涕,但保持应有的肃穆感是必需的。轻佻的冷漠,只会不自主地让人联想到官员个人品质的问题,于是杨达才局长的手表照片被一一发掘,“名表门”由此诞生。

在我看来,“名表门”更是话语权失衡的副产品,它验证的仍然是官方舆情应对能力的贫弱。“名表门”之前,杨达才在车祸现场的微笑照片至少已在网上流传一两日,沸沸扬扬的网民批评也未曾停歇,此时,倘若当事者与当事机构公开给出说明,或者进行道歉,事态依旧能够挽回。但即便“名表门”随后被曝光,陕西省安监局工作人员也表示,关于网上的批评,暂无官方回应,正式回应需通过办公室发布。很多时候,舆情问题不过就是话语权的争夺,众口汹汹下,当网友的情绪无法得到官方回应,他们自然会“造句”,或者继续自我“深挖”。

不直面,就必须承受更多的舆论口水与个体发掘,这是一种典型的话语权失衡发生逻辑,也是很容易被厘清的道理。只可惜,类似纠杂了太多复杂情绪与指向的舆论事件,总是络绎不绝。公共事件中,官方回应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姗姗来迟,即便应答,也官腔十足,呆板且程序化。凡此种种,并不鲜见。说到底,它其实是某种僵硬官方信息公开模式下的习惯性流露。这种模式有着鲜明的特点:公开的举动中规中矩,公开的程序预先规定好,公开的内容多避重就轻……当公共回应缺失了人情味与及时性,“名表门”当然会“挡不住”。

杨达才不合时宜的微笑与疑似奢侈品的“名表”,“真相”到底是什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或许这个问题并无最终答案,不过作为一个事实,杨达才其实是有机会不成为“名表哥”的。可惜,这种机会因为公共回应的傲慢与偏见而流失。无论对杨达才还是其他生活于现代网络中的官员,它显然都是殷鉴与教训。健康舆情能力的缺失只会造成花边腐败信息的无限量供给,杨达才局长之后,还会有多少被质疑的“×局长”,我们不得而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