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33版:时政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红头文件” 不公布不能当执法依据 本报讯 今后,我省凡是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必须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公布的将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昨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和备案工作的通知”。 涉及公民权利义务,必须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设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普遍约束力并反复使用的文件,包括各种决定、规定、命令、办法、细则、通告、公告、通知、意见等。 通知强调,在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将必须公开征求意见,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的,不得发布施行。 规范性文件将每2年清理一次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强调,今后,凡涉及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范性文件,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评估,同时还将加强廉洁性评估。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县级以上政府对本级政府和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要逐步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发布制度。 省政府要求,今后,我省将建立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年清理一次。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不一致,或者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后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清理结果将向社会公布。记者 裴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