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大中原 新希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安徽阜阳:“百亿江淮粮仓”的“三化”试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搭上中原经济区这艘“航空母舰”,驶入发展快车道
安徽阜阳:“百亿江淮粮仓”的“三化”试验
阜阳市区通航的沙颍河

阜阳印象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全国四大劳务输出地之一,1000多万人口中,268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也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粮食产量超百亿斤,占全国的1%,素有“百亿江淮粮仓”的美誉。市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发达,是安徽三大枢纽之一。

一条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黄金水道”,将安徽阜阳同河南紧密相连,向西是中原,向东是大海。两条新高铁干线有望在这里交会,加上原有的“安徽三大交通枢纽之一”地位,让阜阳的区位优势更加彰显。

安徽阜阳,这个与我省6县相邻、号称皖西北门户的城市,同时又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务工大市。

入围中原经济区,让阜阳的崛起之梦进一步充满信心和希望。凭借沙颍河在这里的复航,以及区域交通枢纽位置的进一步强化,阜阳在中原经济区这个新框架内,正全力酝酿和推动着“新型城镇化”转型。记者 吴泳 王战龙 文/图

1

断航40年的沙颍河

全线复航

秋日河边,雾霭沉沉,船家们裹上了秋装,钻进自家船里,伴着机器轰鸣声,船驶离岸边。

流经阜阳的河,都源自河南,沙颍河也不例外——发源于河南伏牛山区,流经平顶山、漯河、周口、阜阳等豫皖40个市县,经淮河、长江入大海。

船家赵文芷是阜阳太和县人,她家的船载重量600余吨,宽10余米、长30多米,去年新打造的。之前,因为沙颍河航道断航,赵文芷一家人主要是在江浙一带跑运输。

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早在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鸿沟,引黄河水到开封、沈丘,经沙颍河入淮河,沙颍河曾是黄河沟通淮河运输的主要干线。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兴修水利时,在重灌溉、轻航运思想影响下,该河航道因水利工程被截成数段。这条通江达海2000多年的“黄金水道”从此断航。

斗转星移,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这条航道又重焕生机。

今年3月2日,在阜城三里湾,阜阳船闸重建工程正式建成通航。早在2005年12月,投资两亿多元的沙颍河“周口港”正式复航——同依一条河的周口位于阜阳上游,目前是河南重要的内陆大港和“出海口”。

阜阳船闸的正式通航,配合先期建成的颍上船闸和耿楼船闸及河南省内工程,使断航40余年的沙颍河全线复航。

阜阳市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无疑使阜阳多了一条水上高速公路,实现了全程通江达海,加强了与河南的连接与沟通,并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阜阳市海事局专家测算,按目前运价,每吨货物由阜阳运往华东地区,以1000公里计算,铁路运价约200元,公路运价约400元,而内河航运仅需60元左右。

现在,越来越多像赵文芷一样“吃水运饭”的船民看到了沙颍河全线复航后的商机和潜力,静寂许久的沙颍河逐渐繁荣起来。

“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明朝翰林学士熊廷弼用这样的诗句描述沙颍河昔日的繁华。随着沙颍河的升级改造,这一历史场景还会远吗?

2

打通与河南六县交通“瓶颈”

阜阳紧临河南东南,与沈丘、平舆、新蔡、淮滨等6个县相邻。

阜阳被誉为皖西北门户,安徽三大交通枢纽之一。但在阜阳市汽车东站,不少司机抱怨说,在阜阳市范围内跑车很顺,但出省往相邻的河南6个县行驶时,却很不好走。

对此,阜阳交通部门有关人员解释,目前省际公路接点确实“瓶颈”较多。在与河南6县的公路交界处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一方边界处是高等级公路或高速路,另一方对接的却是坑坑洼洼的低等级公路。

一个经常被提及的例子是:淮滨县和阜阳阜南县、临泉县相邻,前几年两地分别投资修建了两座连通桥,可是桥修好多年,却仍未派上用场,因为还没有路能够连通这两座桥。

这种情况引起阜阳和河南6县的高度重视。

2011年12月初,阜阳和河南6县一起专门为此召开了“阜阳与河南邻县交通运输交流会”。

阜阳市相关负责人郑重表示,该市“十二五”规划在今后5年间将加大投入,重点改建和改善202省道阜南至淮滨段、102省道临泉至平舆段、308省道界首至沈丘段、204省道界首至郸城段、204省道临泉至新蔡段等5条省道。

阜阳市交通部门还提议,豫皖两地可建立季节性运输、抢险救灾等突发性运输的协作机制,做好应急联动。这一建议也得到了与河南相邻县市的认同。

目前,阜阳市和我省6县正积极联合推动这些共识和规划的落实,合力突破双方省际交通上的瓶颈。

今年8月初,中原经济区范围初步划定后,阜阳也绘制出了一张融入大中原的交通宏图:规划建设商阜杭客专,郑合城际铁路,京九客运专线和阜阳驻马店南阳铁路等。据了解,其中商阜杭客运专线预计明后年就能开工。

“这样,阜阳将成为京九、太郑阜杭两条高铁干线的交叉点,阜阳成为高铁枢纽已为时不远。”阜阳市交通部门负责人称。阜阳火车站的服务范围将扩大到中原经济区东南部皖豫鲁众多地市的几千万群众。”

3

“江淮粮仓”的“三化”试验

9月6日,阜阳市颍州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合肥大道沿路的村庄已被拆掉。机器的轰鸣声中,一条条道路、一座座厂房已经初现雏形。

不远处,便是临时安置区。正在陪重孙玩耍的李桃英老人原是颍州区袁集镇四十铺村陈庄居民,拆迁后,从老家的瓦房内搬进临时安置区。

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由合肥市、阜阳市合作共建,独立运作,享受省级开发区各项政策。规划面积25.1平方公里,起步区6.2平方公里。

“以正在建设之中的合肥大道为界,阜合现代产业园南部主要布局工业区,北部为安置及社会配套服务区。”阜合现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陆阳介绍。

南部工业区,将重点发展家电、机械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北部安置及社会配套服务区,将布局4个安置区。

不久的将来,在原来的村庄上,将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和栉比鳞次的企业。按照规划设计,到2016年,园区生产总值实现1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25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超过5万个。

同为四十铺村陈庄居民的刘美侠期望,除了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外,还可以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在阜阳新一轮工业化浪潮中,许多曾经的外出打工者有着和刘美侠一样的期待。

阜阳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粮食产量超百亿斤,号称“百亿江淮粮仓”。阜阳也是全国四大劳务输出地之一,1000多万人口中,268万人常年在外务工。

据了解,阜合现代产业园定位是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先导区和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为皖北“三化”协调发展起示范引领作用。

“和河南的‘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相比,阜阳尚有差距。”阜阳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河南的经验将给阜阳一个可借鉴的标本。

“走出家门挣大钱,脱贫致富在当年。”这些在乡村马路边随处可见的口号,正在改变为这样的口号:“外出务工的兄弟们,阜阳的发展需要你。”

4

阜阳

厚积薄发正当时

在阜阳人看来,阜阳属于被政策遗忘的地方。不论国家级还是省级的经济区域规划,优惠的发展政策总是和阜阳擦肩而过。

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上的中原经济区,阜阳市发改委地区科科长王干武说:“这绝对是阜阳发展史上的头一遭。”

在他看来,阜阳发展将搭上中原经济区这艘“航空母舰”,驶入发展快车道。

虽然中原经济区区划范围尚未最终确定,但阜阳和河南地市的区域间协作已在悄然进行。

去年,阜阳和河南周口签订了区域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尝试两地间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设计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据了解,双方将最大限度地开放市场,共同打造绿色旅游通道;鼓励旅游企业打破区域局限,组建和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跨地区的旅游线路运营,旅游车船互通等。

阜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阜阳是著名的“百亿江淮粮仓”、综合交通枢纽、煤电能源新城、人力资源大市、商贸物流名城、滨水园林城市。

2011年阜阳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地下煤炭储量100亿吨,地上粮食产量超百亿斤,并且已经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立体交通优势明显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周边区域乃至整个皖北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一旦加入中原经济区,阜阳将厚积薄发正当时。

在业内人士看来,加入中原经济区后,阜阳将可以享受到国家在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阜阳可以依托中原腹地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合作。

“豫东、皖北联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阜阳人在中原经济区的坐标上明确着自己的目标定位。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