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北京青年》
同名小说上市
李敖四本自选集将面世
巧制“逗伴儿将”挑战你的“笑蕾”
诗歌中原 礼赞大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央视相声大赛我省相声演员魏鹏进入决赛
巧制“逗伴儿将”挑战你的“笑蕾”
魏鹏和众笑星在“曲艺校园行”活动中表演群口相声。
魏鹏和众徒弟为参加《你最有才》的徒弟马高尚助演。
拜师仪式上,魏鹏和师傅侯耀华合影。

两年一度的CCTV相声大赛决赛名单日前出炉,24组选手脱颖而出,其中来自河南的青年相声演员魏鹏位列其中。按组委会要求,9月10日,魏鹏将和其搭档——我省著名笑星、国家一级演员于根艺前往北京,接受专家的指导,一周后参加决赛。

作为河南首家青年相声社“欢喜虫笑料团”的团长以及中原求乐相声俱乐部的发起人,魏鹏一直在郑州致力于相声传播。他的热情感染了很多人,就连素不相识的姜昆也曾为俱乐部题字,还语重心长地说:“一帮年轻人在做这个事情,不容易,我相信你们会越做越好,相信你们中间会出现新的表演艺术家。”

记者 苏瑜/文 张翼飞/图

A

能写能唱能说能演

魏鹏从小就有文艺细胞,小时候他就爱捧着收音机听相声,听得着迷就跟着学,然后就开始在四邻面前大胆地进行表演。当时最火的相声段子是李金斗、陈涌泉荣获全国相声大赛一等奖的作品《武松打虎》。小魏鹏没有搭档,就一个人串两个角色,既捧又逗,但居然表演得惟妙惟肖,听得大人孩子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十一二岁的时候,魏鹏已经是校园的小明星,不过,魏鹏可没想到以后会把相声作为自己的职业,他嗓子好,并且受过周闽海老师的专业指导,更想成为一名歌唱家。魏鹏知道光唱歌不行,于是又开始了练嘴皮子,暗下苦功。1997年高中毕业后,魏鹏入伍来到某集团军业余演出队。为了演好自己的第一个小品《记忆》,他利用舞蹈排练厅,每天从夜里10点练到凌晨3点,早上6点还要起床,一个月的时间里衣服磨烂了几身。小品演出后引起了轰动,从那时起他成功转型为以说为主的多面手。

1999年,魏鹏拜德高望重的河南省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余文光为师,正式入门,学习传统技艺,又注重把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巧妙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

B

最爱相声闯荡郑州

2007年底,为了发展自己的相声事业,魏鹏来到了人才更为集中、舞台更为广阔的省会郑州。当时,除了电视上偶尔有相声节目,郑州文化市场上根本没有相声表演,魏鹏只好暂时通过其他途径安身,凭借着创作才能,他成为河南电视台几个栏目的特约撰稿,慢慢使一些人熟悉和记住了这个天生一副笑脸的小伙子。在此期间,魏鹏和自己的师兄弟多次发起曲艺进校园、曲艺专场等尝试性演出活动,并和相声同仁发起成立“欢喜虫笑料团”,在国际会展中心坚持演出半年之久。

2011年初,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根艺开始为魏鹏捧哏。于根艺原是相声表演艺术家、省曲协主席范军的搭档,看到魏鹏人才难得,提携晚辈,以老带新,在常识性的磨合后,合作越来越默契,形成了新的搭档。在于根艺的指导下,他先后创作表演了三四个新相声段子,并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周末喜相逢》等节目中播出,越来越多爱听相声的观众对这个“狡黠可乐”的河南小伙印象深刻。

C

“逗伴儿将”为您生活加点料

随着参与活动的频繁,魏鹏在郑州渐渐有了知名度。邀请他演出的单位和团体也越来越多,本就热爱文艺的他也越发如鱼得水。如果说最初舍弃安稳的工作来到郑州漂泊闯荡是为了自己心爱的相声事业,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努力拼搏的话,那彼时一切顺风顺水的魏鹏,则是为了爱好、为了玩继续着相声表演。在忙碌的日子里,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相声艺术的追求,他为自己定下了每半年至少创作出两个能拿得出手的新作品。

2011年11月21日,魏鹏和其他四位师兄弟正式拜著名影视、曲艺表演艺术家侯耀华先生为师,到场祝贺的嘉宾不光有影视界大腕邓建国、师兄“道哥”刘桦,还有曲艺名家杨鲁平、刘国建、赵福玉,以及青年笑星逗笑、逗乐等。侯先生曾说了一句让魏鹏难忘的话,“你在侯门之外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但进入侯门后一定要是最优秀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备战央视相声大赛。

参加本届大赛后,他发现有实力、学历高的新人大量涌现,心情十分忐忑,有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于是,他迅速调整自己,抱着学习的想法把心态归零,没想到一路走到决赛。从9月17日至23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每晚8点将对决赛进行直播。相声大赛中的佼佼者,将得到春晚剧组的特别青睐,出色节目有望参与来年春晚。魏鹏希望河南观众多多关注和支持。

不管是当初一直在探索出路的求乐相声俱乐部,还是坚持出一些名气的“欢喜虫笑料团”,在运作的过程中,魏鹏总结发现,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在顺其自然的状态下刻意为之才能出好作品。于是他在之前两个团队的基础上,酝酿了一个更有趣味的“组织”——逗伴儿俱乐部。俱乐部里的成员不局限于相声演员,这样才有利于思想碰撞出好作品,魏鹏给大家取了个好记又好听的名字“逗伴儿将”,大家将以更加轻松和喜剧的心态玩出好的作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