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将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北京首演让“斗笠县令”成为热词
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立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北京首演让“斗笠县令”成为热词
北京献礼受热捧,中央级媒体和北京市属媒体争相报道

北京首演让“斗笠县令”成为热词

北京献礼受热捧,中央级媒体和北京市属媒体争相报道

本报讯 “这样的剧目,演到老百姓心里去了。”“不仅河南人爱看,北京、湖北、江苏等地的观众也爱看。”郑州市豫剧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 《斗笠县令》于9月6日、7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献礼演出,一时唱响京城,引起京城及全国观众对豫剧浓郁的兴趣,其音乐、舞蹈等现代艺术形式的成功融入,时尚靓丽的舞台形象,改变了观众对豫剧固有的印象。北京首演不仅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北京多家媒体和网媒的关注,一时间,“斗笠县令”成为热词。

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河南省优秀剧目北京展演月”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斗笠县令》接连2场演出,每一场观众自发的掌声多达数十次,演员们用一次次的返场谢幕回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谢幕后仍有观众拥向台口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中既有须发皆白的老人,也不乏年轻的80后、90后。

这台来自郑州的豫剧同样引起中央级媒体、北京市属媒体的关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河南新编历史剧《斗笠县令》进京展演 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播发演出消息。北京电视台在午间新闻播发了演出消息。

《北京晨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娱乐信报》、《劳动午报》等6家纸媒从不同的视角刊发了演出的新闻报道。《劳动午报》以“郑州豫剧院北京演出受热捧 年轻观众也捧场”为新闻眼,报道一对80后情侣的评价:“第一次在现场看戏剧演出,印象里戏剧都挺无聊的,经过这次的演出我改变了看法,豫剧不但有艺术形式还有有趣的故事情节,这一趟来得很值。”

《北京晨报》抓住该剧的创新做文章,以“《斗笠县令》融入歌剧元素”为题,着重报道剧目精美的舞台设计、台湾当地少数民族服饰和河南豫剧唱腔搭配出的舞台呈现,让人耳目一新。

《斗笠县令》所表达的贯通古今、连接两岸的情怀同样被媒体注意到。《北京娱乐信报》以“《斗笠县令》唱响长安大戏院”为题,报道称:“《斗笠县令》还强化了两岸的人文地貌,剧中既有高山族的习俗,也表现了中原文化对台湾的影响。”

同时,网络媒体中,新华网以“豫剧《斗笠县令》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为题播发演出消息,新华网、人民网、国际在线、中国网、网易网、搜狐网、新浪网、千龙网、和讯网、北青网等30家网站分别对演出进行及时报道。搜狐视频网站上传了演出视频。

记者 尚新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