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果小日本敢来侵略,我还能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8岁他当上汽车兵
抗日战争中拉炮弹拉伤兵九死一生
遇空袭留下终身残疾
还曾驾车奔驰在史迪威公路93岁“抗战老兵”王杰豪气不减
“如果小日本敢来侵略,我还能打!”
王杰老人年轻时从军的留影。(翻拍)
行进在中印公路上的物资运输车队。(资料图片)
▲王杰老人(前排中)目前珍藏的唯一一张抗战胜利后,和汽车兵战友的合影。(翻拍)
▶这张照片背后写有留言: 多年好友 一旦分别 抗战胜利 归国纪念 于仰光1945年
王杰老人回忆当年驾车穿越日军封锁线的情景。

18岁他当上汽车兵

抗日战争中拉炮弹拉伤兵九死一生

遇空袭留下终身残疾

还曾驾车奔驰在史迪威公路

93岁“抗战老兵”王杰豪气不减

他们是光荣的缔造者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人

寻找我们身边的抗战老兵

寻找活着的纪念碑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即日起,我们寻找这座城市里的抗战老兵,为他们留下血与火的光荣,为城市留下庄严与厚重。

如果您认识抗战老兵,请致电晚报热线96678,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让城市铭记不朽的荣光。

今年93岁的王杰老人,身材瘦小,有些驼背,走路要拄拐杖。

但他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思维敏捷,说起话来嗓门很大,笑起来格外爽朗。

看他这副乐观豁达的模样,你可能想象不到,他右臂被炸伤落下终身残疾,还曾确诊癌症晚期被判了“死刑”,但至今他活得硬硬朗朗、健健康康。

2007年5月,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他独自一人骑着三轮车从郑州出发,经过9天9夜的艰苦旅途到达首都。2008年,为庆祝奥运开幕,他又走了一趟。

老人说:“年轻时参军打日本我负过伤,差点牺牲了,那时就想长命。后来,生活好了,我的身体越来越好,癌症都没把我怎么样,大家都说我是寿星老的苗子,活到100岁没问题。”老人话锋一转,又说:“别看我年纪大了,精气神都足着呢。如果小日本敢再来侵略,我照样能上战场,照样把他们打回去!”

记者 张翼飞 文/图

坚决不种地,一定要当兵

王杰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家在庙李镇西史赵村。兄妹七个,他是男孩中的老大。

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没指望他光宗耀祖,让他上了几年私塾,准备让他继续务农。

但王杰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六七岁就拜师学习大洪拳、小洪拳、少林拳,虽然村里的老人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但他却很早就立下志愿:坚决不种地,一定要当兵!

1934年,15岁的他偷偷溜出家门,去投奔冯玉祥的部队。因为年龄不够没有通过。他不服气,又跑到陕西临潼,想参加张学良的东北军,谎报了年龄,但个子太矮,还是没有被选上。

回到郑州,他依然寻找着机会。1936年,开封驻扎了一个汽车排,招押运兵。他兴冲冲地又去报名,招兵的还是嫌他身小力薄,但他二话不说,当场表演了一套少林拳,而且还让同去应征的人与自己比武,三五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招兵的看这个小伙子会武术、挺机灵,就把他留下了。

1937年1月1日,这个日子王杰记得特别清楚,因为那一天,他通过了培训,拿到了驾照,正式开始开车,开的是大货车。那时,他的身高也长到了一米七三,不再是战友们眼中的小个子了。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局的变化,像王杰这样当时为数不多的汽车兵,派上了大用场。他们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拉军用物资,二是拉负伤的士兵。

战火烧到哪里,王杰的汽车就开到哪里

1938年,他在武汉保卫战的现场。

1939年,他在长沙参战。

随着日军步步紧逼,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39年年底,王杰被派到广西柳州,在当时杜聿明任军长的第五军负责战争物资的运输,他们那时称号是“中央运输大队”,这个大队共有200辆卡车。

武汉、广州失守后,西南重镇柳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不断遭到日机的空袭。柳州,作为日本企图从东北到南宁直至越南的“大陆交通线”贯通大格局的一个节点,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他曾在“史迪威公路”上驰骋

1940年初,在西宁至柳州的道路上,王杰和两个战友驾驶3辆卡车,执行运输任务。途中,突遭日军飞机空袭,他们3个奋力躲避,把汽车往香蕉林里开,但日军这架飞机非常凶残,掷下炸弹,王杰两个战友的车辆被炸毁,人当场牺牲。王杰钻进了香蕉林,依然没有逃脱炸弹。炸弹炸响的瞬间,他从汽车里跳了出来,然后就不省人事。

后来他才知道,是当地的老乡把他从土里扒了出来,车和物资都被炸毁了,他被炸弹翻出来的土深埋其中,如果不是老乡及时救援,他可能也没了性命。他的右臂被炸伤,神经受损,影响了一些神经功能,活动不便,但开车不受影响。

1942年4月,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盟军向中国运送物资的滇缅公路,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盟军改道从印度空运物资支援中国,由于飞机的运载能力有限,时任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的史迪威主持修建了一条连接印度和中国的公路。王杰受到征召,又来到了这里参与了这条被称为“生命补给线”的运输任务。

其间,因为驾驶经验丰富,他被调往印度加尔各答,协助美国教官当助教,教授新招收的中国士兵开车。这些新兵当中,有不少是西南联大的学生。王杰在这里待了有七八个月,一辆车教12个学生,带出了300多个汽车驾驶员。

他自己在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上,冒着敌人的炮火,驾车往来,纵横驰骋,为抗击日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王杰成为郑纺机的一名普通司机

抗战胜利后,王杰厌倦了战争,更不愿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他在四川成都交通局下属的一个汽车队,默默地继续开车。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家乡,之后调到了郑纺机,依然是一名普通的司机。

岁月匆匆流逝,当年的英俊青年,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耄耋老人。

2004年,医院确诊王杰为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生命最多只有2至3个月。但王杰没有被“吓死”,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面对生活。因为过去是卡车司机,他走了不少路,遇见过不少人,他回忆说:“贵州一大山里,有个老人110岁了,天天上山砍柴,还唱山歌,说自己是最有福的人。其实啊,他连肉都没吃过几回!”

比起那位老人,王杰觉得自己很幸福,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他觉得自己很幸运。所以,现在他把一切都看得很淡,但唯独把那段抗战的历史看得很重。

他说,和平时期太久了,大家可能都把战争给忘了,但是永远要居安思危,因为国家要想真正强大,必须要有让别人不敢欺负的力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