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1版:文化产业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泥巴里做出的大艺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的代表性传人王玲
作品3次荣获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
泥巴里做出的大艺术

黄河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的代表性传人王玲

作品3次荣获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

黄河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三石一陶”。上世纪90年代初,失传已久的黄河澄泥砚重现于世:重如石,细如玉,触之如童肌,扣之若金声,视之光彩照人,贮墨不腐,写字作画飘出阵阵清香。让澄泥砚得以再生的是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的创办人张存生和王玲。他们夫妇在深挖黄河古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作,更新观念而不失传统,参照史书资料,结合砖雕制作工艺,终于让失传名砚重见天日。

2007年黄河澄泥砚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人,近年来,王玲全身心地投入到金沙泥艺术的弘扬与发展上,以黄河中下游沉积千年的金沙泥资源为根基,把黄河文化、金沙泥资源和现代雕塑文化艺术理念融会贯通,黄河澄泥砚不但达到了历史最高烧制水平,而且在花色、品种和造型上都有了突破与创新,作品三次荣获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山花奖。

王玲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在黄河岸边建一座以黄河金沙泥为资源的陶艺园,到那时,所有来黄河的游人都将有机会亲自动手来感受金沙泥独特的美。

记者 苏瑜/文 张翼飞/图

1

夫妇同心 复原失传名砚

王玲和丈夫张存生都是安徽人,张存生三四岁就跟着父亲学塑泥人。王玲家贫,她和弟弟的书本费都是靠她捏泥人换来的。共同的爱好使他们结缘,1985年,20岁的王玲嫁给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张存生。一年后,一直潜心钻研泥塑的张存生因为技艺高超被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特聘为职工。在九曲黄河的岸边,王玲夫妇寻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1988年7月,王玲夫妇接待了一位不寻常的游客——齐白石弟子、国画大师卢光照先生。卢老得知他们擅泥塑,感慨地说:“一提到这个‘泥’字,就不能不想到黄河澄泥砚,宋代《砚谱》记载,黄河澄泥砚被唐代的文人列为砚中第一。可以说是砚中极品。更重要的,它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已失传。”卢老说着,不禁动情落泪。

老人的话打动了张存生和王玲,他们决心把“失传”的澄泥砚找回来。1991年5月,在经历了将近3年131次的试验后,他们终于掌握了最关键的烧制技术,制作出真正意义上的“黄河澄泥砚”。久违的文化瑰宝重现于世,其制作工艺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992年,澄泥砚作品又获轻工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发的最高奖——“天马金奖”。之后数年,他们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作品先后获得了美国爱因斯坦科技贡献金杯奖、第47届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等近60项国际和国内大奖。

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国务院安排每个省送一件礼品给澳门。张存生在河南省古建专家李传泽的指导下设计而成的“九龙晷”砚,在80多个送审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九龙晷”砚的设计工艺复杂,融合了透雕、镂空、线刻等多种表现手法,还充分体现了黄河文化的特色。由于当时时间紧,难度大,任务艰巨,张存生坐在电脑前熬了整整三天三夜,第四天早上,突然倒下。

丈夫的离世,成为王玲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悲痛过后,她又抓起黄河泥,开始“九龙晷”砚的创作。在丈夫逝世一周年之际,他们共同创作的“九龙晷”砚在中国文联主办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夺得最高奖——“山花奖”。

2

泥中有金 化成三大宝贝

一般的砚台都是石头雕刻而成的,只有澄泥砚,不仅为泥所制,而且是用黄河的泥沙烧制而成。因为黄河泥中含有金光颗粒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故被专家学者命名为黄河金沙泥艺术。2003年黄河金沙泥艺术系列工艺品被列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抢救工程首批重点抢救项目。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知名文化产品,2007年黄河澄泥砚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黄河金沙泥艺术主要包括黄河澄泥砚、黄河澄泥砖雕、黄河金沙泥茶具三个大类。

黄河澄泥砚备受赞誉的原因是因为它拥有四大独有的特色:一是质地佳,澄泥砚质坚如石,耐磨持久,泽若美玉,击若钟磬。二是发墨好,古人把澄泥砚视为“陶之属”,“性坚而不燥、润笔不损毫”,因其细腻如泥,发墨快,发墨性强,且不渗水。三是色彩奇,澄泥砚的颜色纯正、大方,它的“五光十色”是端、歙、洮砚等名砚所没有的,当时甚至流行以颜色来挑选区分澄泥砚的优劣,如“鳝鱼黄为上,其次是朱砂红、绿豆砂、豆瓣砂、玫瑰紫、胭脂红、蟹壳灰、炭黑”。不过澄泥砚的色彩虽千变万化却绝无艳丽妖冶之态。四是雕刻美,澄泥砚造型生动,雕工讲究,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无一不是澄泥砚的创作对象。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等雕刻技法统一运用于一方澄泥砚中,“其形小则柔美玲珑,大则敦厚气派,摹人则清秀俊雅,状物则灵动华丽”。

黄河澄泥砖雕的前身是安徽徽州砖雕,砖雕起源于汉代画像砖,明清两代安徽徽州出现砖雕。砖雕一般用来装饰普通大门上的门罩、门楼以及官邸或祠庙的八字墙。黄河澄泥砖雕是将传统的小块砖雕琢改变为先雕刻后烧制的大型陶版砖雕,采用高浮雕、浅浮雕、阴阳线刻为一体的手法处理人物背景和故事画面。画面风格典雅,人物惟妙惟肖,堪称“中原一绝”。

黄河金沙泥茶具是选用黄河中下游沉积的含有多种矿物质的泥沙,经过澄清、成型、球磨、雕刻,然后高温烧制而成,其造型独特,色泽厚重,拙朴、深邃、大气的风格可谓是历史与现实的交会、文化与艺术的拥抱,很得世人称道。

3

基因重组 建立DIY自助馆

“政府如此重视文化建设和产业开发,作为黄河澄泥砚的发明者和传承人,我也准备抓住机遇,把这一曾经失传的古老技艺发扬光大,把金沙泥工艺品分成高中低不同档次,扩大规模,引进设备,面向市场,形成产业。”王玲说,“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喜欢上中原特色的工艺品!”

中国现在是进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在最近10年,尤其是最近五六年,从一个陌生的名词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黄河澄泥砚由黄河成功走向世界,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更有慕名邀请王玲前往进行合作开发的。王玲回绝的理由是:“黄河是我的根,艺术是我的命,离开了黄河我的艺术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关于保护与传承,王玲也一直在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不是经济包袱而是珍贵资源。对这种资源首先要抢救和保护,并通过文化创新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功能转化,整合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发挥新的功能,才可能真正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形式是母题重构,旧的文化体系消亡后,其中许多基因仍有活力,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核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它们能够以现代形式复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发展高、中、低档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建立DIY自助馆,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这一文化艺术宣传出去,发扬光大。”王玲说,他们要把园区打造成一个集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观光园。双向互动的新兴的创意产业,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绝佳的机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