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中村改造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这两年郑州自来水管长“结实”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治安管理难度较大
“城中村改造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在张魏寨村,电线在街道上空交织,如同蜘蛛网一样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为城市作出了贡献,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中村存在的卫生问题、安全隐患和治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04年,郑州市政府成立了“郑州市城中村改造指挥部”,开始对城中村实施改造。我市共有124个城中村(行政村),含228个自然村,目前,119个村(组)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城中村改造,75个村(组)已完成控规批复,61个村(组)已完成集体土地转国有。76个村已拆迁。通过近几年来的城中村改造,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品位得到有力提升。

记者 袁帅/文 马健/图

环境问题

A

刚清扫完,就会有新的垃圾出现

9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虽然是上班时间,但金水区陈砦的街道上,依然是人流涌动。

各种店铺里不时有人进进出出,路边的小吃摊、小饭店都在忙碌着,为中午的生意作着准备。伴随着人来人往,陈砦的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垃圾。

“人太多,自然就会产生垃圾,各种各样的垃圾刚清扫过,新的垃圾又出现,实在是没办法。”陈砦村委会工作人员王永强告诉记者,陈砦的常住人口有3000多人,800多户,流动人口十几万,“每天产生的垃圾就有几十吨”。

陈砦只是城中村卫生问题的一个缩影。

孙八砦位于二七区长江路办事处,也是二七区辖区三环以内唯一还没有改造的城中村。

这个村有常住人口6084人,2079户,流动人口十几万人。“在孙八砦村,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一直都是闹市,就没有人少的时候。”孙八砦村党支部书记李喜贵说。

孙八砦为了清运垃圾,专门聘请了120人的保洁队伍,每天清运两次垃圾,早上8点一次,下午两点一次。

安全问题

B

建筑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治安混乱

除了卫生问题,安全隐患也是城中村的顽疾。相对于卫生,安全问题更是不能有任何马虎,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在陈砦,居民的楼房一般都在五六层以上,楼与楼之间的距离都不大,甚至有不少“握手楼”、“接吻楼”。楼体上的各种电线密密麻麻,交织在一起。

金水区消防大队副大队长侯永锋在现场介绍说,安全隐患是城中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建筑材料不符合防火要求,由于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太近,没有消防通道,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去。

侯永锋告诉记者,还有一个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经常被忽略,就是电动车的问题。在城中村居住的人,很多人上下班都是骑电动车,晚上回去,一般都把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内,严重堵塞安全通道。还有就是电动车的充电问题,城中村的电线本身就有很多是私自连接,而且存在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等问题,很多电动车同时充电,极易发生火灾。

除了安全隐患,治安管理混乱也是城中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十里铺社区民警张献明告诉记者,城中村流动人口较多,特别容易有摩擦和矛盾。“十里铺每天的接警量都在30多起,多是吵架、纠纷、偷盗等事件,虽然事情都不大,但需要大量的警力。”张献明说,城中村一般都有很多出入口,一旦发案,也给破案制造了难度。

同样的问题,在陈砦等城中村也存在。

市民心声

C

“一直盼着我们村可以得到改造”

“好几年了,我一直盼着我们村可以得到改造,看人家一个个都改造了,心里很羡慕,现在终于听说我们村也要改造了,很高兴。”苏屯村村民董中伟满脸笑容。

“我们村已经做过调查,98%的村民都渴望改造。”苏屯村村委会主任董耀斌说。

除了村民的意愿,为了做好城市的基础设计建设,苏屯村的改造也势在必行。

董耀斌告诉记者,惠济区要修两条道路,长兴北路和新苑路,根据规划,这两条道路刚好在苏屯村交叉,将苏屯村一分为四。如果不改造,在修建道路时,就需要拆迁很多村民的房屋,“所以,借此机会,直接把村庄改造了,是一举多得”。

此外,郑州市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准备建在苏屯村附近。

让孙八砦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李喜贵烦恼的是:“每次卫生评比、创文评比和城市管理提升等活动中,我们村都是倒数。”不过,现在好了,终于要改造了,希望今年年底前可以动工。

林山寨村村民黄宗彦的话很有代表性:“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市区内的城中村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果不改造,对城市形象、品位、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居民居住环境都不利,所以,城中村的改造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