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能对“奢侈品反腐”过于乐观
公交司机有什么权力拒载拾荒老人
检测费猛于虎维权路何其苦
0919qc4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能对“奢侈品反腐”过于乐观

□晚报评论员 李记

周久耕之后,对“表哥”杨达才疑似奢侈品的搜索,再次见证了网友“奢侈品反腐”的狂欢。据9月18日《都市快报》报道,一个个历史教训后,官员们开始懂得低调。今年“两会”期间,《经济观察报》询问登喜路专卖店销售经理得知,“对以成熟、稳重而自居的男士具有一贯的吸引力”的这个品牌,“一般售价一万元左右、没有明显标志、外观比较低调的公文包最受欢迎”。有媒体引述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一位纪检干部的话说,近几年,已经开始组织纪检干部学习一些关于艺术品和奢侈品的知识,“以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要不是受贿人自己交代,我们很多纪检干部可能并不知道一副眼镜架也有几百万的”。

在这则报道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一些贪腐官员来说,这个时代对他们越来越不利了。一个高调登场的名牌logo(商标)包、一块不小心“泄露天机”的手表,都可能让他们深陷漩涡:轻则坏了名声,重则身陷囹圄。不能不说,在“奢侈品反腐”的问题上,这样充满期待的预测,显然是过于乐观了。简单的例证是,周久耕之后,“奢侈品反腐”的成功案例,实在是过于稀缺;还以“表哥”杨达才为例,面对网络搜索的“证据确凿”,据9月18日相关媒体的报道,和此前网上盛传的其被“双规”不同,工作人员称“局长(杨达才)天天都上班”。

反腐调查,要严格遵守制度、恪守程序。对此,公众能够理解。但杨达才们在网友质疑声中,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坚挺,不能不让人对“奢侈品反腐”心生疑虑。因为,即便有《机关事务管理条例》10月1日正式生效,针对“采购奢侈品”的官员有了规范性约束,但常识告诉我们,对那些没有明显标志、外观比较低调的官员使用的奢侈品来说,网友搜索的证据,能否成为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的依据,“度”的问题,实难界定;对任何一位官员而言,从网友的质疑,到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其间尚有不短距离。关键还是,“风声鹤唳”之后,官员对奢侈品仅限于私下把玩,公众又如何得知?

所以,和情人反腐、贤内助反腐、小偷反腐,只能算是常态反腐的“花边”一样,“奢侈品反腐”的更大功用,很可能只是让一些喜好奢侈品的官员,在公共场所学会了收敛低调。要想在反腐领域取得让公众从心底满意的成绩,归根到底,还需在强调执行,以及从制度建设上更多发力。比如加大常态反腐刚性执行的力度,比如大胆尝试多部门整合的“联合反腐”促使其尽早遍地开花,比如以制度确立的方式让官员财产申报早日落地,如此等等。说到底,只有在完善健全的制度作为兜底的情况下,再辅之以民众发掘“奢侈品反腐”的巨大热情,迷恋奢侈品的官员,才能真正从迷幻中走出,转身为社会合格的管理与服务者。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