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自认为不是“天才”型的学生,一个天生与班长“有缘”的学生,一个爱好运动并积极参加学生活动的学生。他,是如何在高手如林的高中三年,通过自身各方面的努力以及在竞赛中夺得金牌,被提前一年保送到北京大学的?他的成功秘诀有哪些?有哪些值得学弟学妹和家长们借鉴的地方?我们来听听赵杨博的学习经验有何不同? 记者 唐善普 优秀生赵杨博名片 就读学校:郑州一中 保送学校:北京大学 获得成绩:在2011年全国生物竞赛决赛中获金牌(全国第9),为2012届生物类保送生。 学习就是勤奋与踏实的比赛 “好习惯对一个学生搞好学习至关重要。”赵杨博说,最好在初中就养成踏实的习惯,在高中逐渐学会自主学习。 之所以这样说,他认为自己现在看来虽说还算是个“优秀”的学生,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个好习惯——知道并学会努力学习;二是知道在学习之外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在他看来,学习本身就是勤奋与踏实的比赛,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你糊弄学习,最后成绩就会糊弄你。 作为学生不可能没有压力,而压力有时会成为动力。“应对压力其实并不难。”赵杨博的话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怎么可能?尤其是到了高二后,压力在一天天增大。 “只要抱着‘成事在天’的态度看结果,抱着‘谋事在人’的态度拼过程。你会发现,无论是暂时的成功或挫折,都会成为你继续前进的动力。”他提醒学弟学妹:如果能这样想,那你就能在功课中找到乐趣,每一次的深夜苦读可能都是心甘情愿,甚至快乐的。 别计较一时的成绩高低,最重要的,要有自己的计划,并且有毅力,永远争取下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事后要总结得失,找准方向,制定下一个努力的目标。尽力了,就行。 热心集体生活,不逃避社会活动 赵杨博笑称“自己一直与班长有缘。”初中三年副班长,高中三年班长,甚至在竞赛时还担任了统一培训时的班长。 与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担心集体活动耽误学习不同,赵杨博说,当班长虽占用了一部分学习时间,但培养了责任心与热心服务的意识,同时接触面广泛,也同老师有了更多的交流,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大,能拓宽思维,从容应对解决突发的事,也能更好的促进学习的进步。 爱好运动的他还经常动员同学一块参加活动,尽可能地拓展知识面。当联大邀请他参加经验谈讲座时,刚刚从云南旅游一周的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他建议学弟学妹多参与班级、学校、社会的活动,这是一个人责任感与处理事务能力有效提升的最好方法,但前提是不能打乱学习计划。“责任感对成长与学习至关重要,只有对集体、他人有责任感,才会对自己的学业与成绩有责任感,才能做到‘自己为自己学习’。” 要尝试和父母成为好朋友 活泼开朗的赵杨博一再强调家庭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一个全面的学生如果不能与作为后盾的家长成为好朋友,或者一个好家长不能帮助孩子在学业与压力面前顺利过关,都不合格。” 一次在外地培训时,他仍没忘记给妈妈过生日。“父母开心,自己心情也好,对学习绝对是有利无一害。亲情是最好的心灵鸡汤。”在他看来,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力量来源,绝非仅仅是零花钱和生活费的供应站。有了思想疙瘩一定要和父母沟通,讨主意。而做父母的,对因为处于青春及成长期的孩子的任何想法都不必惊奇,重要的是帮助分析并拿出可行的思路。 最后,赵杨博特别提到要对家长说两句话:“我们的路一定要让我们自己走。你们可以提醒我们定个什么样的目标,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会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帮我们规划学习计划。第二句是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要走进孩子心里,在孩子遭遇低谷时帮他分析原因,与他共同面对遇到的问题。”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