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约周末 感受“摩”力 郑州首届骑行文化节摩托技巧赛、慢速赛开赛 □首席记者 郭韬略/文 记者 王梓/图 本报讯 位于郑州市南四环外的金水河源景区平时是一处幽静所在,垂钓、打牌是平时来这里的人们最主要的活动。不过刚刚过去的周末,这里显得和平时格外不一样:马达的轰鸣声、喇叭的鸣叫声、观众的掌声和口哨声,让金水河源变得“喧嚣”又充满活力——郑州市首届骑行文化节摩托车组的比赛在这里成功举行,喧嚣中,河南的摩托车运动爱好者们度过了一个快乐、难忘的节日。 由郑州晚报社主办的这次活动,旨在为广大摩托车运动骑行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平台,比赛分为技巧组和慢速组两个组别,前者是在长约1.4公里的环湖赛道上完成绕桩、过弯等一系列动作,速度快者为优胜,慢速组比的则是技巧,赛道不过300米,不能熄火,不能脚着地,谁用时最长,谁是胜者。 经过两天的角逐,来自新郑龙湖的两位选手成为了赢家:沙军伟以1分28秒的成绩获得了技巧组冠军,他的同伴于冰则以3分08秒的成绩获得了慢速组的冠军。 相比正规的摩托车赛事,骑行节的比赛算不上专业,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所骑的摩托品牌、型号、排气量也各异,但这丝毫不妨碍参与者的热情和观众的兴趣。比赛在远离郑州市区的地方举行,却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摩托车爱好者——最远的是来自濮阳的几位选手,他们骑了5个多小时一路走省道专门来比赛的,比赛完再骑着车回去。对于旁人“累不累”的问题,他们显得很诧异:“很正常啊,摩友都是这样的,这才哪儿到哪儿?”而两位来自新郑的摩友,干脆开了一辆面包车,拉着摩托车来参赛。“呵呵,不麻烦,就是图个喜欢,难得有这么好的交流机会。” 比赛当天,除了参赛选手之外,还有数百名摩托车爱好者前来观战,这些自认为“水平不太高,还不敢参赛”的观众,在兴高采烈地观看比赛之余,也忍不住赛后在赛道上试一下自己的水平。“呵呵,体验一下挺好,回去再练练,等明年举办这个活动时,就报名参赛。”好几个在赛道上过了把瘾后的摩友都这么说。 在赛事总裁判长、为比赛提供志愿服务的商都摩友会版主荆无雪看来,这样的活动最重要的就在于它是一个“节”:“对于这些摩托车爱好者来讲,比赛成绩并不重要,关键是晚报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平时我们也组织一些活动,但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这么多人、这样大规模的活动。这不仅是一些平时就有联系的摩友的聚会,而且还能认识不少新朋友,朋友的圈子大了,更有利于交流、沟通和切磋,这摩托也能‘玩儿’得更精彩。”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