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代大师的对话
都市蒙太奇
“幸福家园”征文活动启动了
[ 征文选登 ]
老村的
一个午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两代大师的对话

两代大师的对话

□蔡柏顺

2005年8月2日上午10时许,北京301医院,季羡林先生的病房里,来了一位来自中州大地的客人,他的出现,使季老的病房里多了几分生机和暖意。季老住院期间,虽然有许多朋友、亲属和国家领导来探望他,给他带来不少欢乐和情趣,但在医院住的时间长了,有时也难免希望客人给他带来新意。今天来的客人,使他顿时兴奋起来,并从病床上起身走到案头前,坐在椅子上,接待来的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是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家级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阎夫立先生。阎教授从事陶瓷科技、文化、艺术研究40余年,孜孜以求,研究历史,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其中从事陶瓷和窑炉的考古挖掘、修复、复制研究工作16年;担任中国钧瓷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3年;创造了钧瓷的辉煌,他亲自创作烧成的500罗汉群雕获得了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开创了钧瓷圆雕人物的先河,近500种釉色的变化,填补了钧瓷历史的空白。创作的大型手塑千神壶,被陶瓷界荣为钧瓷一绝,被专家学者荣为“现代钧瓷艺术之父”。

当阎教授把一尊亲自设计制作的“寿桃”呈现给季羡林大师时,我们看到他顿时来了精神和情绪。他双手捧着这尊“寿桃”,与阎夫立教授交流着中国陶瓷的发展史,以及当前中国陶瓷业的状况,谈到传承、弘扬、创新和发展。季老越谈越兴奋,脸上泛着红润,眼里也传递着锐光。他突然严肃而动情地说:“我很喜欢陶瓷艺术,见过许多陶瓷艺术品,唯阎夫立先生陶瓷艺术为美。”阎先生说:“感谢季老对我的鼓励,继续努力,把郑商瓷做得更好,决不辜负您对我们的鼓励和期望。”

这是一次两代大师的对话,阎夫立先生把季老的鼓励当成动力,今天仍继续探索创新不辍,并硕果累累。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