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B07版:名师授业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新书《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出版月余备受追捧 10月21日走进晚报举办“新教育的智慧”大型公益讲座 “白老师,读您的书的过程,也是我在子女教育方面不断‘开窍’的过程。我解决不了的问题,竟然全在书中找到了既灵活又易于孩子接受的完美答案……” “白老师,您好!看了您的书收获很多。每一篇文章,都让我爱不释手,谢谢您写了这样一本好书……它会一直陪伴我左右。” 这是一些家长和老师在看过白惠珠老师的新书《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后发来的短信或邮件。像这样的短信近一个月来白老师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一些家长、老师、专家也纷纷通过博客、微博等与白惠珠互动,畅谈教育经验,分享教育心得。 从《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首发至今不过月余时间,何以吸引这么多人的关注,近日,本报记者专程来到纬五路一小,请白惠珠老师再次和我们分享她的新作。 记者 吴幸歌 聊创作:历时多年,所有内容实践所得 聊起新书的出炉过程,白惠珠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其介绍,一开始她并没有写书的想法,只是在平时教育女儿和学生的过程中喜欢记一些日记而已。但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从最好的初中考进最好的高中,保送至教育部重点大学,又被国家级新闻单位录用,越来越多的同事、朋友在表示祝贺的同时向她取经:“你女儿这么优秀,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把你的经验写成一本书让我们学习学习,否则就亏了你又是妈妈又是老师的双重身份了。" 朋友的鼓励,使她一次次提笔又放了下来,直到两年前的暑假女儿正式参加工作,她才开始着手整理这些日记和资料,并于今年教师节前夕正式出版发行。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拥护者和践行者,白惠珠说,20多年来,她一直扮演着老师和母亲的双重身份,她经常把教育女儿的经验运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也经常像母亲一样来教育她的每一个学生,而正是这种双重身份,使她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更多的理深。书中所有的内容均由其多年实践所得,希望她的经验能对更多的家庭有所帮助。 聊新书:希望给家长更多教育启示 据白惠珠介绍,《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全书分为两辑,第一辑讲述了“我与女儿的教育故事”,既是女儿的成长故事,又是家长教育子女的小技巧。书中很多关于教育子女的普遍性问题,例如“偏科”“早恋”“攀比”等。第二辑讲述了“我与学生的教育故事”,通过讲述教育学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告诉家长如何走出误区,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 文中所有的章节均采用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没有高深的理论、花哨的文笔,只有浅显的道理、平实的语言。可操作性强,是很多家长看过的第一感受。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也对该书高度评价说:“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你如何让学习成绩赶上来,而且还强调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品德、习惯、个性,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我没有想太多,我只想以一个普通母亲的身份,从一线老师的角度,把我和女儿、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记录下来,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希望这些教与学的真实情景,希望我的思考和感悟可以给家长一些有迹可循的教育启示。”这是她新书自序中的一段话,白惠珠说这也是新书的使命。 聊愿景:让更多“中游”学生游上来 《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是白老师新书的名字,而对于名字中的这个“中游”,白惠珠则有着更深的理解。 “中游是一个动向的指标,代表的是不同学生在现阶段所处的位置。无论现在所处的位置如何,都要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立个性和特点,各自的长处和能力存在着差异,有待开发的潜能也不同。如果教育者能够因人而异地采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施教,那么每个人就可以在原有的层面(中游)不断地游上来(上游)。 传统的教育方法更多提倡“抓两头”,中间庞大的群体却往往被忽略,《让“中游”的学生游上来》关注的正是大多数“中游”的学生,书中分享了许多如何激发中游学生潜能的现实例子,希望能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不仅中游的学生要向上游,下游的学生往上游,上游的学生也要往上游。”白惠珠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