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星博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拿什么拯救《小崔说立波秀》?
给崔永元配新搭档
“消费”莫言不如思考文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消费”莫言不如思考文学

热点事件

独到剖析

水煮娱

现实中的戏剧性往往不亚于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如果不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人们永远想象不到,在如今的中国,会有一位严肃文学作家,在大众话语中形成如此的“疯狂”。从获奖消息公布后的第一分钟开始,被各种“屏”包围的人们,看到、听到的就是“莫言!莫言!!莫言!!!”式的信息大爆炸。当然,莫言获奖消息的重要性足够引发如此效应,但“消费莫言”形式的花样百出,使得形形色色的人们共同促成的莫言获奖反响,颇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莫言称750万元奖金在北京也买不起大房子”,在网上狂转,于是“聪明的开发商应该送莫言一套房子”的说法应声而出,有房产网站还制作专题,以“莫言买不起房”为由头,梳理北京房屋价格。还有报道如莫言10年前的手稿飙升至120万元、网店出现特别标注“莫言故乡”的“高密火烧”和烤鸡、莫言签名书在网上加价售卖,最贵的《透明的红萝卜》网上要价10万元等。这其中包含的狂热、迷乱甚至不乏荒诞,不亚于作家创造的那个虚构世界。

每一种“魔幻”描写背后,其实都透露出作家对现实底色的精准把握。而在那些不乏戏谑的“消费莫言”中,人们恐怕能嗅出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与利”的味道。也许是出自一位严肃作家的敏锐,莫言在获奖不久,就表达了莫言热不如文学热的态度。这不仅仅是一种谦虚。在莫言作品出现抢购、几成脱销之势时,也不乏有人提出人们是否有“抢盐”心态的担忧。因为严肃文学要想再次回到那个作家讲座完、即被读者团团围住,“钢笔尖扎得作家生疼”的时代,靠的绝不仅仅是盲从。

莫言获奖当然会对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提振,人们已经能想见它的美好图景:读者回归阅读当代名家的经典作品,中国当代文学世界传播力度加大,中国严肃作家们信心提升……然而在一个有利因素与一个最终结果之间,努力的过程是不能被忽略的。那些使不少读者远离经典阅读的原因,比如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大、缺乏优秀作品有效推介平台等依然存在;翻译家付出与收获相当不成正比,包括稿费太低、难当学术成果、一些机构出书急功近利等问题还未根本解决;严肃文学作家受销量所困,不迎合、不媚俗、忠于内心、诚恳探讨深层问题的人,却并不一定能获得相应回报的困境不是个案……文学生态是所有参与者共同构建的,在这样一个重大事件、同样也是重要机会面前,与其“魔幻”地消费莫言,不如“现实”地思考文学。刘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12404 2012-10-16 00:00:00 二 “消费”莫言不如思考文学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