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官员腐败一般9年后东窗事发
三亚电话亭面朝大海,打电话需“耍杂技”
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
两辆法拉利参展途中发生追尾,700万豪车成废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4岁深大研究生以72名省部级落马官员为样本研究
认为腐败期间能晋升
官员腐败一般9年后东窗事发
该研究报告被选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引来著名金融学专家关注
涂谦的研究报告被选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24岁深大研究生以72名省部级落马官员为样本研究

认为腐败期间能晋升

该研究报告被选入《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引来著名金融学专家关注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涂谦以十六大以来落马的72名省部级官员为样本,对其基本特征分析后认为,中国省部级腐败高管的腐败时间跨度较长,且在此期间被提拔现象普遍。”15日,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武的一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热议和转发。

记者15日下午来到深圳大学,找到了该文章的作者,正在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涂谦。“在一项透明国际所公布的2010年世界各国清廉指数(CPI)排行中,中国得分为3.5分,腐败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所以我选取了十六大召开以来被查处的72名省部级腐败官员为例,在去年年底完成了这篇文章,并发表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上。”24岁的涂谦告诉记者。

52岁至62岁为腐败高发年龄段

在涂谦的文章中,搜集的72名省部级腐败官员分布于2003年至2011年,其中2007年数量最多,达到14人。涂谦表示,因其研究报告的调查时间截止为2011年6月,故文中所列2011年查处的人数较少,为4人。

在查处的72名省部级官员中,近五成官员查处时的年龄56~62岁的31人,占43.1%;49~55岁者19人,占26.4%;63~69岁者20人,占27.8%;70岁以上为2人,占2.7%。55岁和62岁的人数都分别为6人和7人,多于其他年龄段人数,整体平均年龄为59.71岁。

近八成官员腐败期间得到晋升

在55个有明确的腐败时间跨度的样本中,时间跨度为10年以上者21人,占38%;5至9年者25人,占45%;5年以下者9人,占12%;平均时间跨度为8.5年。这意味着腐败官员在第一次做出贪污或受贿等腐败行为后将近9年才东窗事发。这其中,跨度最长者为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达18年;跨度最短者是山西省原省委副书记侯伍杰,仅为两个月。

涂谦认为,从官员在腐败时期内担任的职务来看,除辽宁省原副省长刘克田、湖南省高院原院长吴振汉、国家统计局原局长邱晓华等少数人外,其余高官在腐败期内的职务均有变动,甚至有近80%的腐败官员职务得到了晋升。“这些事例都意味着,腐败高官在此期间不仅能够‘自保安全’,而且还能经受组织考察、离任审计、财产申报等一系列外围挑战,到更高的领导岗位把持更大的权力。把持权力越大,其暴露的可能性越小,如此恶性趋势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政治领域腐败主要是买官卖官

涂谦表示,在他搜集的72名高官中,经济领域发案率最高,有60人。省部级高官在政治领域的腐败主要表现是为他人职务升迁变动、人事录用和干预案件处理等提供便利。在所有案例中,有31人涉及政治领域腐败,接近半数。政治领域的腐败主要集中于买官卖官。不少腐败高官同时渗透于经济和政治领域,“复合型”腐败现象明显。

另外,有不少高官在生活作风上存在严重腐化,在所查处的72名腐败高官中,有22人有长期包养情妇、道德败坏的问题,占33.3%。

“钱、权、色”是腐败高官的共同特征。

腐败高官判处死缓的人数最多

在72名腐败官员中,受到司法处罚的有56人,占68%。其中被判处死缓的人数最多,达24人,占所有被司法处罚人数的43%,接近半数。有期徒刑17人,最高者18年,是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最低者11年,有3人;判处无期徒刑11人,判处死刑4人;仅受到行政处罚的有16人,其中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者8人,被免职者3人,开除党籍、撤职及其他纪律处分者5人。据《深圳晚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