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善行郑州 情暖绿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听孝星们讲如何孝敬老人
我市表彰“十大寿星”和“十大孝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孝星们讲如何孝敬老人

杨利亚

悄悄来领奖,想给老人个惊喜

杨利亚照顾4名多病老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有那么多比我做的好的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选上了我,觉得有点受宠若惊。”杨利亚告诉记者,家里没人知道她获奖了,也不知道她昨天是出来领奖的。

杨利亚说,家里几个老人身体都不太好,家庭压力很大,奖金虽然不多,但是也能多少给老人改善一下生活。她还告诉记者,希望回到家可以给老人一个惊喜。“婆婆眼睛都看不清楚了,回去只能给她摸一摸我得到的证书和奖品,我想她会很高兴的”。

赵盈

这个活动让更多人理解“孝”

“这个活动真的很不错,可以让更多的人深刻理解孝老爱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其被社会重视和认可。”赵盈说,虽然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她也认同通过这种活动选出孝老代表,来弘扬“孝”的精神,并影响到更多的人。

赵盈说,她感受最深的就是:孝敬父母不能等到他们百年之后,她不想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遭遇,不想遗憾终身。

“如果所有人都能孝顺老人,那我想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赵盈说。

马昕

一家人团结了,老人最快乐

他是一名军人,6次立功、28次被军区以上表彰。他还是父母眼中的孝顺儿子、岳母心中的好女婿、同辈喜欢的好兄弟、孩子们公认的好长辈。

“关爱老人不仅要让他们老有所依,解决基本的生活保障,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活得自由自在。同时要积极和兄弟姐妹们搞好团结,互助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小家全都建设好了,老人才能真正放心下来,生活在和谐幸福的大家庭里,老人才能愉快地安享晚年。”

王保恋

大家都孝敬老人,社会更和谐

从结婚到现在近20年了,王保恋和公婆一起住,公公去世后,和婆婆一起住。

每天她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老人收拾房间,在休息日陪老人聊天、散步,出差时也会每天打电话问候老人。

王保恋常教育孩子,要耐心听老人讲,等听完后再作解释,这样会化解误会。“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孝敬老人,这样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吴红丽

只是做了一点小事,没有想到会获奖

“我们家家庭关系处理比较好,我只是做了一点平常的小事,没有想到会获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啊。”吴红丽是登封市嵩高路小学的一名教师,她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人人都会老,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她对公婆体贴入微,工资都交给公公保管。每年,宁可自己不添衣服,也要给公公婆婆做一套新衣服。女儿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对老人也是孝敬有加。

王祥生

父母拉扯我们不容易,孝敬他们是应该的

人们常说“床前没有百日孝”,但荥阳高山镇冢岗村58岁的王祥生已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长达38年。

38年来,他的母亲从没生过褥疮。王祥生说:“这没啥,父母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都是应该做的。”

李梅花

孝道是一种传承,我要承上启下

“我今年60多岁了,公公婆婆和父亲都相继去世了,现在只有一个妈妈,我觉得我没做什么,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女人应该做的事。”李梅花说,孝道文化是个传承,一个女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孝敬老人,爱护孩子,自己当楷模,给下一代做楷模,只有孝,才有奉献,做一个让老人高兴的人,要在精神层面关爱老人,让老人高兴。

肖凤华

我要给女儿作个榜样

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爱老人、爱孩子,几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这个家庭。

有人说,千难万难不能给爹娘脸色看,如果你流露出你的不耐烦,这种孝心就做得不到位,但这样的情况在肖凤华家中是看不到的。“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现在作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

刘晓秀

这个奖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我坚信,人只要肯做善事,就会有回报。”刘晓秀说。

在她看来,她的孝敬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是一种善的回报,而能够站在领奖台,得到这种代表中国传统美德的荣耀,也是一种回报。

“如今,母亲老了,我想把我的爱都给她。”刘晓秀说,孝敬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美德的传承。“我希望可以影响下一代,而今天获得的这个奖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也会是我借此教育孩子的最好的一课。”

岳国士

子女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

岳国士68岁,曾经照顾父母和岳母3名老人,父亲100岁去世了,母亲99岁那年去世了,现在岳母98岁了。

平时,他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岳母的生活,专门制定了每日健康食谱。为了照顾好老人的生活起居,他曾与父亲同一卧室居住近20年。

“父母对子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子女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我应该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让他们晚年幸福快乐、健康长寿,让他们都活到百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