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年要投入一千万”
“赔本也要种”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莫言故乡拟种万亩红高粱
“一年要投入一千万”
“赔本也要种”
投资6.7亿打造旅游带,弘扬红高粱文化
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
今天的红高粱
剧照中的红高粱场景

“一年要投入一千万”

“赔本也要种”

投资6.7亿打造旅游带,弘扬红高粱文化

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

10月16日,范珲想好了该如何劝说莫言的父亲同意修缮莫言旧居,“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你不同意不一定管用”。作为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的管委会主任,范珲对说服莫言家人很有信心。

范珲发愁的是如何种出万亩红高粱。在莫言的家乡,由于收益太少,高密当地的农民已不种红高粱。如同血海一般连绵不绝的红高粱早已成为记忆中的景象。“我估摸着一年要投入1000万。”莫言老家所在辖区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说,“钱从哪里来?”不过,他说自己丝毫不会犹豫,“赔本也要种”。这一系列设想,都与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有关。

1

酒桌上的新规矩:先为莫言老师获奖干一杯

最近,高密酒桌上有了一条新规矩。

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说,最近高密人在一起聚会,第一杯酒,肯定是“先为莫言老师获奖干一杯”。

这段日子,在他看来,早上高密人走在大街上,精神头都不一样,“带劲”。

高密的出租车司机,也喜欢和记者谈起莫言。一名出租车司机迅速地背出莫言家几门几号,得意地说“他和我同学的老婆是一个村的”。出租车上的电台不时有人询问莫言旧居怎么走。

在新华书店,莫言的小说专柜空了。小书店贴出了预订莫言书籍的牌子。一本从未听说过的杂志,因为最后一页有莫言的照片被放在了书架的显著位置。

高密大街上挂了很多祝贺莫言获奖的横幅,在“莫言迷”张守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应该从青岛机场一路挂过来”。

文化馆的一条横幅颇有意味,“莫言获大奖,中国很高兴”。

在高密,“中国”和“世界”这两天不断地被提及。在莫言获奖的文化界座谈会上,有人提出,要淡化潍坊高密,多说“中国高密”。

高密变了。高密诗人李丹平说,高密再也不是以前的高密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

高密诗人李丹平说,高密不是以前的高密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

2

“这一切已不是莫言个人的事了”

“圣地”的中心是莫言家的老屋。

平安庄挂起了30多盏红灯笼,进村的大桥刷了两遍漆,桥上的字描成了金色。

莫言获奖当晚,管委会的领导想清街,要把村里路上晒的玉米全部清掉。莫言的二哥管谟欣拦住了。

10月14日,莫言的旧居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土坯屋,5间房,狭小,逼仄,堆满了灰尘和杂物。一拨拨的人进来,转不开时会默契地排队照相。莫言的院子里种了一行胡萝卜,被踩得七倒八歪。有人在墙边发现了山药豆。两三个人跑过去摘了起来。妈妈跟女儿说,把山药豆煮了吃,明年咱也拿诺贝尔奖。院子的墙缺了一角。有人拿出相机合影,“这是历史”。

一个游客从地里挖出一根萝卜,塞在衣服里。出了门,拿着萝卜向村民展示,“莫言家的萝卜,莫言家的萝卜啊”。

这个院落在2010年就被管委会纳入修复计划,莫言的父亲管贻范担心打扰村民,又不喜张扬,给莫言打了电话。这件事情就此搁置。

到如今,一切似乎都不可避免。管委会提交了投资50万元对旧居进行整修的规划。山东省旅游局派了专家来研究旅游线路。高密市旅游局局长王剑智说,“这一切已经不是莫言一个人的事情了”。

一游客从地里挖出一根萝卜,向村民展示,“莫言家的萝卜,莫言家的萝卜啊”

3

莫言研究会已有35个理事

与萝卜相比,很多人在诺贝尔效应里想得到更多。

莫言新闻发布会召开前,发布会所在酒店费尽心思,在布置会场时,把莫言身后的酒店标志放得尽量低,想让电视媒体在播放莫言采访时,能露出酒店标志。

馆长毛维杰的手机这几天几乎被打爆。不断有人询问:“能不能把我列为莫言研究会的理事?”此前,莫言研究会已有35个理事。毛维杰显得很为难。“门槛一定要提高”。

招商局局长王述忠10月15日就开会研究如何让莫言促进招商引资。他多次强调利用莫言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却也表示,“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做”。

商人在这方面总是能得风气之先。高密最大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冯涛决定将农家乐改名为“红高粱庄园”。饭店里的包间名称均与莫言小说有关,比如“红高粱”、“白棉花”等。

馆长毛维杰的手机被打爆。不断有人询问:能不能把我列为莫言研究会的理事?

4

种高粱,每亩地补贴1000块钱

10月15日,管委会拿出了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的计划书。

这是一个需要投资6.7亿元的项目,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胶河沿岸景观带以及乡村度假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他描绘了建成后,水陆交替,红高粱与碧水相互交映的景色。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会种植万亩红高粱。在几天前,他们提出的还只是2000亩。

范珲对这个项目颇有信心。“借莫言的东风”。虽然胶河治理这一项,他认为就要花费近两亿元。他希望能够成为政府的项目,再加上社会资金的投入,“三年一定能建成”。

范珲也担心收益,尤其是万亩红高粱。

在高密,农民不愿再种红高粱。管委会曾经为了鼓励农民种红高粱,每斤高粱补贴一块钱。

第二年,即使补贴,也没有人种了。

现在要种一万亩的红高粱,只能采取每亩地补贴1000块钱的方式,“把本先给农民”。一亩地1000块,一万亩就是1000万。“这1000万先要扔出去”。

要种一万亩的红高粱,每亩地补贴1000块钱,“把本先给农民”,“这1000万先要扔出去”

5

“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10月15日,高密市旅游局局长王剑智忙着准备一个微博活动。

活动是让网友推荐最喜欢的莫言小说中的文学地理场景。他生怕点击的人数太多,网络瘫痪,赶着申请容量更大的网络。

这些选中的场景会成为旅游局招商引资的资源。他希望有企业家投资,如果能建成影视城是最好的结果。

对于旅游线路,他说,已经有专家进行了考察。高密市旅游局也根据莫言的旧居在设计自助游和乡村休闲游的线路。

他想好了几个高密旅游的新口号,“三贤四宝,莫言家乡”。他说,整个山东的旅游口号也可以改一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局长邵春生认为,从此文化旅游节将成为高密的文化品牌。他总结出的“红高粱精神”,也被他称为“莫言精神”:“吃苦耐劳,刚正不阿,谦逊。”

邵春生希望有投资商能来建设莫言的文化产业。在高密,之前有想建晏子文化园的规划。晏子是高密最早的名人。邵春生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文化园将有一部分是莫言的文化园。

“借着热乎劲儿,引来世界级别的文化投资,突破几亿。”文化界的讨论会上,一个人说着,手在空中有力地画了一道弧线。

据《新京报》

高密市旅游局局长说,山东的旅游口号该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莫言家乡的红高粱能“红”起来吗?

读者曾经知道的红高粱,让莫言家乡值得自豪的红高粱,如今消失得无影无踪,沦为一种记忆。因为种植红高粱并无多少利润可言,因此,当地农民并不愿意种红高粱。在高密,管委会曾经为了鼓励农民种红高粱,每斤高粱补贴一块钱,然而,即使如此,也没有农民愿意种红高粱。这说明,种植红高粱收益很低甚至没有收益,农民当然不愿意去种。这让当地政府倍感失落,作为《红高粱》的发源地,怎么能没有红高粱呢?特别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红高粱尤显重要,这可是文化旅游资源啊!全国掀起莫言热,高密作为莫言的家乡,当然应该更热!全国人都有一种“莫言冲动”,作为莫言的家乡,当然应该更冲动。因此,高密计划种植一万亩红高粱,这种想法可以理解。

但是,在种植红高粱收益不高甚至赔本的情况下,农民自愿种植红高粱有点不现实,更别说万亩那么多了。因此,当地官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钱砸出“一片红”,投入巨资种植红高粱,至于是否有利润回报,这并不重要,在“莫言热”的冲动下,决策者并不计较经济回报,现在就是赔本赚吆喝,玩的就是心跳!

莫言家乡的红高粱能“红”起来吗?可以说,种植万亩红高粱是违背民心之举,注定会失败。因此,当地要想打造万亩红高粱,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希望寄托在旅游资源上,用旅游资源挣来的钱补贴种植,但效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测!池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