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九九重阳我的父亲母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天重阳节,别忘和父母说句暖心话
活动 免费为“空巢”老人检修燃气灶
重阳节,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
作为子女的你,至少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下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阳节前夕,晚报进行两项关于“孝心”的调查10名工作岗位上的年轻人,愿意对父母说声“我爱你”吗?
全部摇头称“说不出口”,平时表达孝心的方式是“给钱”
15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烦心事愿意跟谁说?
八成以上选择向配偶、子女倾诉,65岁的老人“最寂寞”
提醒您,亲情与关爱无法用金钱代替——
今天重阳节,别忘和父母说句暖心话

重阳节前夕,晚报进行两项关于“孝心”的调查

10名工作岗位上的年轻人,愿意对父母说声“我爱你”吗?

全部摇头称“说不出口”,平时表达孝心的方式是“给钱”

15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烦心事愿意跟谁说?

八成以上选择向配偶、子女倾诉,65岁的老人“最寂寞”

提醒您,亲情与关爱无法用金钱代替——

重阳节快到了,晚报在本市做了两项关于“孝心”的调查,老人们最渴望什么节日礼物?年轻人又怎么看待这个节日呢? 记者 吴淑娟

调查一

对父母说声“我爱你”

你敢不敢?

70后记者“怕吓着爹妈”

1号征集人:王先生,36岁,报社记者。父母都近70岁,在老家。

孝敬方式:给钱

王先生说:“平时最害怕接到父母电话,一看来电是父母就紧张,生怕家里有什么事或者老人生病,一听父母没事就特别高兴。”

明天是重阳节,愿意给父母打个电话,对老人家说声“我爱你”表达作为儿女的心意吗?

王先生连忙摆手说,不好意思,害怕吓着老人了,老人一辈子也没听谁给他们说过“我爱你”,也没对人说过。一年回家最多两次,平时一周打一次电话,问问家里的情况,再给老人说说孙子的情况。

那怎么对父母表示孝心呢?

“给钱。”王先生说,“我们弟兄四个,每人一月对钱200元,基本够老人花了。逢年过节,给500元、1000元不等。”

说“我爱你”?太肉麻了吧

2号征集人:江小姐,26岁,邮局职工,父母60岁出头,在安阳老家。

孝敬方式:买衣服、给钱

江小姐今年刚从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外地读书,花家里不少钱,全靠母亲在家种地,父亲外出打工。现在父母年纪也大了,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好好工作,让他们能安度晚年。”

重阳节那天会不会说声“我爱你”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江小姐回答:“不会,太肉麻了吧。平时我给父母打电话就闲聊些家里的事,我觉得中国人还是挺含蓄的,不习惯这样直白的表达。”

“我刚参加工作,一个月挣两千多块钱,十一回了趟老家,给父母买了衣服,给了点钱。”

在记者调查的10名从70后至90后的年轻人中,没有一个敢开口对父母说“我爱你”,尽管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表示“很爱父母,很感激他们”。

调查二

老年人的烦心事,喜欢跟谁讲?

八成老年人更依赖家人

昨日上午,记者在汝河路滨河公园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向15位晨练的60岁以上老人提问:“您如果有比较大的烦心事,一般喜欢跟谁讲?”

在15位接受调查的老人当中,选择与“配偶”讲的有7位,占46.7%;选择同“子女或孙子女”讲的5位 ,占33.3%;与“亲戚、邻居、朋友”讲的1位,占7%;“没有人可讲”的2位,占13.3%。

调查结果显示,配偶、子女等家人是老年人诉说心事的主要对象,选择这两项的人数占80%,可见老年人对家人的依赖程度之高,这与老人退休后生活圈子狭窄有直接关系,也说明家人,特别是子女的关心对老人非常重要。

65岁左右的老年人“最寂寞”

调查当中,记者还了解到,65岁左右的老年人“最寂寞”。

现在老人多数在50至60岁之间退休,65岁之前,身为父母还要为子女们找工作、结婚操心,有了孙子辈,老人大多要承担看护孩子的任务,虽说退休却依然忙碌,而在65岁之后,子女大多事业稳定,孙子辈也不再需要老人贴身照顾,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会感觉自己“没用了”,产生很大的“失落感”,此时的他们更需要子女的关心。

他们的重阳节心愿

见见面比给钱强

昨天上午10点,滨河公园内的一家养老院内,72岁的海桂莲大妈和七八位老人坐在休息室南侧一排椅子上,他们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语言交流,只是望着门外来来往往的人消磨时间。

海大妈是郑州旧货公司的退休职工,有一儿两女,退休这么多年一直为儿孙们操劳,去年大妈患上类风湿关节炎,不能干活了,怕给儿女添麻烦,才住进了养老院。

“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天三顿按点吃饭按点睡觉,平时做饭打扫都是工人做,住在这儿啥也不用干。”海大妈说,“我退休工资2000元,住这儿花一千多,钱花不完,儿女平时也给零花钱。这儿吃的住的都齐全,我老了腿脚不方便,也没有花钱的地方。”

“最盼望的就是儿女孙子们能来陪我说说话,见见面比给钱强。”海大妈说出了自己的重阳节心愿。

老教授就怕“被人忘了”

说起如何关爱老年人,二七区居家养老爱馨服务中心的崔娜说,金钱并不能代替亲情,老人的孤寂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她接触到的一些老年人经济条件很好,并不缺钱,最缺的是子女的关心交流。

由该爱心机构提供服务的一对80岁的老夫妇的情况就是这样。这对夫妇是郑州大学的教授,两人退休工资近万元,年轻时在事业上投入得多,膝下并无子女,该机构的工作人员每天为他们夫妇提供3个小时的家政服务,每月登门与老人聊聊天,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难题。

“每次我们和老人通电话,都得30分钟以上,耳朵都被听筒硌疼了,老人还舍不得放下电话。”崔娜说,“特别是每月快到25号那几天,老人会提前打好几遍电话过来,一遍遍提醒我们别忘了去,即使是住院期间,到了那一天,老人家也要从医院赶回家里等着,就为了和我们说会儿话,可想而知,老人平时生活有多孤独。”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