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幸福家园”征文选登
小镇安居
编者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编者按
张海作品《仁者寿》 27×100cm

今日又逢九九重阳节,“九”“久”同音,取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又名“登高节”,有再攀高峰之意。岳修武先生和张海先生同岁,均出生于1941年,两人又都是书法家,曾经长期在河南省内工作和生活。在70高龄的时候,两位有着共同爱好的老人有过一段唱和。闻弦歌而知雅意,文人墨客之间的这种唱和,往往既表达友情,又言明心志。两位老人既有人生的感悟,又有岁月的沉淀,读两位老人的唱和,如饮一坛老酒,令人回味无穷。本报借重阳节来临之际,将两位老人的唱和之作刊登,以飨读者。

□岳修武

(一)

去冬,干旱无雪也无雨

节后,一场雪令人欣喜不已

下午的雪

是从上午飘起

雪的飘舞

把2011年春天开启

多少思绪

在飞雪里打开絮语

我赏着窗外飞雪

又揣摸着老友的报端走笔

这时我再一次打开报纸

一行行诗句在飞雪中站立

我仔细品味着雪,也仔细品味着

《七十感怀》的气息

(二)

一位书法大家

一位中国的书协主席

他今年七十岁

一个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

既从容淡定

又长啸奋蹄

七十古稀

不管典于何时

但今天遭到质疑

不管出自谁口

已经不是人生规律

人到七十

确实是一个节点

如某一天某一月某一季

该飘雪时来雪

该下雨时来雨

人到七十

确实很不容易

如宇宙如天空如大地

有圆有缺

有聚有离

年龄对有些人是包袱

对有些人却是阶梯

有人包袱越背越重

慢慢沉寂

有人阶梯越登越高

融入星际

张海就是一个登阶梯的人

读他《七十感怀》

你能听到惊天霹雳

读他《七十感怀》

你能看到惊涛搏击

一个成功人士的风采

一个业界领军的豪气

一个中原汉子的朴实

一个中国骄子的魅力

在一个新的节点上

绽放亮丽

(三)

我这里写张海

是在向一位老友致意

我这里写年龄

是在比对人与人的迥异

有张海一样精神的人

像张海一样年龄的人

能把精神和年龄结合的人

永远值得尊重和学习

精神是一种心态

健康与他形影相依

年龄是一种财富

酸甜苦辣是他的韵律

在七十的节点上

人生另有一番意义

像雪中落叶的树木

干可能是老的

但春天里枝上依然勃发新绿

张海说:

“须快乐锻炼,爱惜毛病渐多的身躯”

张海说:

“发挥余热,为事业大厦贡献点滴”

两句话

点明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我曾经和八十岁的诗兄逗趣

我曾经为九十岁的书友寄语

昔日七十古来稀

今朝百岁不为奇

人生九十不算老

八十还是小弟弟

雪在为田野给力

我在为朋友给力

祝愿在七十岁节点的人永远年轻

不要忘记您还是弟弟的弟弟

新春如意,人生如意

□张海

(一)

伴随着2011年的新年钟声

步入人生的节点七十古稀

新年和古稀

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如今被赋予更加深邃的意义

此时此刻想得更多、更细

人生七十古来稀

活好每一天,还真的不容易

有炎炎烈日、暴风骤雨

有海啸地震、沙土万里

有坎坷纠结、忧谗畏讥

仰仗同道朋友关怀支持

仰仗领导亲切提携鼓励

才有今天难得的机遇

怎不叫我无限感谢,永远铭记

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是古往今来无法改变的规律

悲喜经纬交织,苦乐形影相依

谱就人生暮年的变奏曲

到了这个年龄

当多一点淡定从容

少一点急功近利

阅历虽然是人生的催化剂

适度才能跳出围城藩篱

年轻时事事想用加法和乘法

如今减法除法才是生活的唯一

(二)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来日当更加珍惜

回首往事,虽然也曾有过误解,受过委屈

然而更多的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

犹听警钟长鸣

更当老骥伏枥

尸位素餐,贪图安逸

那不是我的性格

识途老马,不待扬鞭自奋蹄

人生七十古来稀

到了这个年龄

须快乐锻炼,爱惜毛病渐多的身躯

发挥余热,为事业大厦贡献点滴

为后人留下一串可看的足迹

不负和谐盛世

不负朋友知己

不负领导师友良苦用心

不负家乡父老辛勤养育

到了这个年龄

祸福寿夭已无须考虑

心存高远

人际和煦

胸怀坦诚

摒弃心计

多方乐意给力

八十、九十不再稀奇

老有所为岂容置疑

新年来了,春天来了

谁不想更上层楼,觅得进步阶梯

谁不想收获未来

谁不想采摘四季

(三)

谁不想书写春秋

谁不想结网捕鱼

这一切都是永恒的动力

编织着人生的多彩绚丽

昂首向前,不问前途有多少崎岖

无问寒暑,在知识海洋中尽情游弋

不管谁先拔得头筹

不论谁先响起惊天霹雳

不论谁创造经典成为大家

我们都会为他喝彩,向他致意

新年来了,春天来了

扬帆起航踏上新的征程

开始一场新的人生搏击

十年抑或二十年之后

带着满堂孙男娣女

去分享您累累果实,畅谈人生阅历

开怀畅饮引吭高歌

共享欢乐细品甜蜜

到那时

耄耋老人相聚

还说什么七十古稀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