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3版:政法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全省15家法院成立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 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100% 昨天,全省法院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二七区法院召开。 自今年2月起,河南15家法院相继成立了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 二七区法院将调解贯穿于各个不同诉讼阶段的全过程,俗称“五步调解法”。 据介绍,通过此举,二七区劳动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的调解成功率达到审结案件的54%,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到100%,当事人满意率也大大提高。记者 鲁燕 案例 要2000元法官调解要回3000元 小张等15人都是从事手机销售工作,因其所在的手机卖场被收购,失去工作,他们将一家电讯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等损失,每人2000元。 但因应聘人员情况登记表、手机卖场的工作卡等证据都不显示公司名称,也没有公司公章或领导签字,这家电讯公司不认可该15人是其员工。 劳动仲裁部门和一审法院也都以证据不足没有支持他们的请求。 小张等人随后向市中院提起上诉,市中院民二庭受理该案。 审理中,15人的情绪很激动,他们辛辛苦苦在3家店面从事手机销售多年,有的都是店长了。 合议庭给当事人释法明理,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不能只看门头,应以其工商登记的单位为准。同时也告知电讯公司,劳动者工作情况属实,3家店面注册的单位均相互关联。 后电讯公司同意调解,但合议庭为了让劳动者能够多得到些赔偿,继续和用人单位代理人、经理沟通。 单位经理当时在外地出差,承办法官又多次打电话沟通,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每人最后拿到了3000元。 方法 “五步调解法”案件履行率100% 今年3月1日,二七区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成立。 8月,组建二七区法院第三民事审判庭,由5名审判员专门负责审理涉劳动者权益保护案件。 据该庭庭长刘春林介绍,二七法院加大了诉前调解力度,对劳动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要求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执行,服务大厅审理的案件原则上要求在15日内结案。 劳动审判庭对诉前无法调解的案件,快速立案,诉讼风险、举证责任等一次性告知劳动者。 适度放宽对农民工立案的条件,即使农民工准备的起诉材料有部分欠缺,也予以审查立案。对不能书写诉状的农民工,采取口头起诉的方式。 针对劳动案件的特点,二七区法院强力推行 “五步调解法”,即“送达调”、“答辩调”、“庭中调”、“庭外调”、“庭后调”。 此举使劳动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的调解成功率大大提高,达到审结案件的54%。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到100%。 截至目前,共审结劳动类案件451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共243件。服判息诉率达到80%。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了及时保护,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实效 只要能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调解都是好方法 采访中,一些维权劳动者在认可试点工作的同时,也对试点法院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调解不需要多少法律依据,只要用人单位同意给钱就可以了。”对此,与会人员认为,民事行为遵循的是自愿原则,只要不违背法律,劳动者的权益能保护就保护。 省高院副院长谢德安要求,试点法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要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多坚持“调解优先、协同化解”的思路,着眼于矛盾纠纷的排查、预防和化解等各个环节,与劳动部门、总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与仲裁机构加强沟通合作,合力化解劳动者权益纠纷案件。 线索提供 刘媛 潘冲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