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个青年的
“富士康式”成长
万里挑一 205名富士康优秀员工游台湾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青年的
“富士康式”成长
参加游台湾活动的肖礼理

一个青年的

“富士康式”成长

肖礼理,1985年生的正宗“80后”,他的经历对于120万富士康员工来说,绝对称得上传奇:入厂8年时间成长为一个事业群的生产组长,获得荣誉至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更得到了120万人期待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四年本科免费学习机会。可是,谈及从贫困农村少年到北京高等学府里的生活这一人生轨迹的转变,肖礼理说,在富士康的8年里,自己无数次挣扎和动摇过,也曾经躲在卫生间哭过,与那么多一次次放弃一次次茫然的“80后”年轻人相比,他说自己只是有明确的目标。

农村少年 人生理想是给村里人修电视机和收音机

肖礼理到19岁都一直生活在湖南怀化市芷江县罗旧镇的巴洲村,14岁时父亲开中巴的一次事故让家里背负重债,从初中开始,他就比别的孩子成熟,“我会去村里的沙厂装沙,给自己挣学费。”

在东莞打工的姐姐说,没有学问不行,在姐姐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他坚持读完了高中,高考失利后,他上了一年职专,学习电器修理,因为从中学时他的理想就是给村里人修电视机和收音机。

初入都市 面对奚落和白眼躲在卫生间偷偷哭

2004年,肖礼理跟随同乡一起来到深圳的龙华进入富士康,他和其他7个同乡都在富士康WLBG事业群做手机业务的测试岗,“非常枯燥,我的工作就是把手机放进测试柜,再拿出来,屏幕上全部都是英文,我都不认识,只认得两个词:PASS、FAIL,一天下来眼睛都是花的,脑子木木的。”

一个月的时间,一起的8个同乡走了5个,只有肖礼理和其他两个人留下了,“因为我喜欢电器,想着能在这里学点什么。”

这是艰辛的1年半,他在机械化的重复工作中坚持着,“我在工作之余不离开车间,因为我要看我们测试前一个工序的SMT(表面组装)各个工位。”

这个学习并不容易,肖礼理有时候就站在别人的身后看,有时候会斗胆去问问题,“但是有人很不耐烦,我记得有人说,‘你昨天才问过,今天又来问,你怎么这么笨’。”他说,为此自己曾经躲在卫生间偷偷哭,但是他也说,“每一次去提问,都是一次成长,因为我要深呼一口气,克服巨大的心理障碍。”

面对机会 是努力抓住还是无动于衷?

肖礼理的好学一直被线长看在眼里,他说,至今很感谢线长的栽培,“SMT的8个工位,线长都给了我学习机会,后来只要哪里有岗位,他就让我去哪里。”

对于这种被肖礼理感恩的机会,别人却并不感兴趣,“身边朋友也会讽刺我,学习那么多东西,能拿双倍工资嘛!我也知道,每换一个工位,就要重新学习,重新开始练习,真的很艰难,但是我觉得这都是学习。”

与其他人的无动于衷不同,他的积极和好学成为自己的招牌,很快,换到SMT半年时间,2006年4月他就升任“线长”,2008年5月升任“生产组长”,管理13条生产线,相当于一个普通企业的厂长,管理几百人,当时他才21岁。

人生转折 开始向富士康提问

其实肖礼理的荣誉非常多,每年都有,事业群的“生产能手”、SMT“岗位能手”,带领自己团队得到“猛虎生产线”,成为优秀“生产主管”,2009年获得“优秀员工”,2010年获得第一届“富士康之星”企业的最高荣誉,更成为150名“富士康之星”中的“十大杰出基层员工”。

2011年,他获得了全国劳模称号,并得到了中华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2月,他获得了深圳市2个名额中的1个,由全国总工会给予的进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免费学习“社会工作”本科的机会。

这对于肖礼理来说,绝对称得上人生的转折。“过去我考虑问题完全是站在我工作的角度上,现在我在学习社会工作,学习法律,学习劳动法,我跟着导师在各种企业考察,我和博士后经常彻夜长谈,我每天除了教室就是图书馆,要么就在各类企业考察。”

肖礼理与记者的交流中,他开始思考富士康管理中的优势和缺陷,他也在思考如何改变,“如何让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能像郭董事长那样平易近人。”

我们看到,一个27岁的青年,开始在思考劳动关系的复杂问题,而不只是想如何多挣500块工资的眼前利益。

□本版文图 记者 辛晓青 常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