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年来,世界的变化,国家的变化,还有我们身边的变化,相信每个人都有着切身的体会。 如今的郑州,出门走坦途,驻足嗅花香,双亲游园漫步,幼子河畔玩耍。“域外枢纽、域内畅通”的道路交通体系正在形成,生态宜居、繁华现代、畅通有序的城市形态渐露端倪。 城市面貌巨变带来的惬意生活,让市民感受到的方便与美好,与10年来郑州在塑造交通枢纽优势和新型城镇化设的努力不无关系。 值此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回首10年来郑州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变化,看着一个个民生工程、畅通项目的建成,我们能收藏磨难,见证辉煌。 记者 李萌 马 燕/文 马健 张翼飞 常亮/图 2010年12月26日,经过3年的建设,备受瞩目的解放路立交桥终于正式通车。独特的双塔斜拉钢索,具备人行观景功能,造型独特、功能齐备的解放路立交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郑州市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该桥向东沿建设东路跨过金水河、京广路、京广陇海铁路后,再沿解放路跨越二马路、铭功路、福寿街,在民主路落地,全长1710米。该桥2007年12月开工,工程投资5.9亿元,结构形式为双塔单索面三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2.郑州东站 郑州东站是国家铁路交通网中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该工程包括站房和站场两部分,总建筑面积411841平方米,总投资约94.7亿元。这座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世界首座、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速铁路枢纽站郑州东站位于京港高铁(京广深港高铁)客运专线,新欧亚大陆桥陇海线徐兰高铁客运专线,京昆高铁(郑渝高铁)的十字交会处,总工期30个月。2009年6月29日开始施工,2012年9月28日正式通车投入运营。 郑州东站汇集高铁、城际、地铁、高速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城市出租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综合一体化快速衔接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3.BRT 2009年5月27日,郑州快速公交开通。BRT3年运送乘客3.39亿人次。 据介绍,BRT从最初的“一主八支”发展为“一主十一支”,线网长度由140.5公里延伸到206.2公里,运营车辆经过5次“扩充”,由开通时的220台发展到410台,客运量由开通当天的9万人次增长到日均客流量42.4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到53.56万人次,客运量占郑州公交总客运量的16%。 4.二环十七放射 “二环十七放射”即郑州市中心城区“环形加放射”快速路路网体系。 “二环”即三环路、四环路。三环路全长44公里,四环路全长93公里。 “十七放射”即三环、四环之间17条放射状道路,分别是金水东路、商都路、机场高速、郑新路、中州大道南段、大学南路、嵩山南路、郑密路、航海西路、中原西路、郑上路、化工路、科学大道、江山路和中州大道北段、京广快速南延和京广快速北延;道路总长度365公里,是郑州市重要的交通道路网和出入市口。 5.地铁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车站、隧道区间主体工程,车辆段、停车场、主变电站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铺轨工程即将完工,进入附属结构、机电安装的综合性施工阶段,累计完成投资89.1亿元。一期工程首列车辆已于10月16日在株洲下线,将于11月份抵郑。 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于2011年开工,现已实现11座车站围挡施工,实现南环路站至向阳路站首条盾构区间双线贯通。年内实现2号线一期工程全部车站开工建设。计划于2015年实现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试运营。 6.京广快速路 京广快速路2012年4月30日竣工通车,全长13.6公里,是贯穿郑州市区南北的一条大动脉,由北段高架桥和南段下穿隧道构成,中原路以南主要以隧道和地面形式为主,中原路以北全部为高架桥形式。高架桥面双向5车道,时速为60公里,全程不设红绿灯,以保证车辆不受干扰快速通行。 郑州京广快速路二期工程规划已经开始公示,根据规划,京广快速路二期工程往南将延伸到绕城高速,往北将延伸到连霍高速以北,直到惠济区天河路。二期工程计划于12月份开工。 7.郑州火车站西广场 郑州火车站西广场于2009年12月28日起启用,火车站西广场是一座占地23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大型广场,也成为全国第一大火车站站前广场。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只有售票、进站、候车大厅、出站通道和由花岗岩铺成的占地7万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其余工程将在2012年年末全部竣工。火车站西广场是一座集地铁、公交车、长途汽车三位一体的大型交通港。 8.东风渠 1958年春,郑州人用义务劳动的办法开挖了一条引黄灌溉渠——东风渠。 2006年12月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郑部队、武警官兵以及郑州市内5区、市直各有关单位的干部群众共计1万多人,冒着严寒清理东风渠淤泥。 经过清淤后的东风渠在2007年7月引入经过沉淀的黄河水,如今的东风渠已成为郑州北部重要的休闲娱乐区域。今后东风渠还要将郑东新区、国家森林公园及黄河等自然、人文景观串成一条“项链”,营造出集防洪、生态、景观、文化、游览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走廊。 9.郑少高速 郑少高速公路2003年12月28日开通,作为我省第一条旅游高速,建成通车后大大方便了游客从郑州前往少林寺。郑少高速公路起自郑州市西南绕城高等级公路马寨南1公里处,止于登封中岳庙东3公里处。与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豫03线相交,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连。路线全长53.254公里。该工程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每小时100公里,路基宽26米,其中行车道宽2米×7.5米,双向4车道。全线土石方总量为1737万立方米,特大桥1座,大桥18座,中桥20座,小桥6座,涵洞173道。 10.五龙口污水处理厂 主要收集我市陇海路以北,五龙口以南,嵩山路、沙口路以西,西环路以东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服务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7万,总投资2.9亿元,设计日处理污水总量为10万吨,建成后日污水收集量将达15万吨。一期规划建设日处理污水10万吨,日处理回用水5万吨。二期工程每天可生产10万吨,这些水直接供给金水河和熊儿河做景观用水,并给周边的电厂和小区,做工业及生活用水。 11.综合垃圾处理厂 位于二七区侯寨乡张李垌村,距西南绕城公路800米,占地约1280亩。一期工程包括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站、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和管理办公区,二期将建高温堆肥场。垃圾处理工艺以卫生填埋为主,高温堆肥为辅,设计使用年限为22年,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每日2300吨。卫生填埋场的总容积为1300万立方米,一期A~D两个填埋区的容积为600万立方米。根据设计,垃圾填平后可突出地面堆成山坡状。 12.郑尧高速公路 郑州至尧山(石人山)景区旅游专用高速公路,是我省唯一一个国家交通部2005年 “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线路途经郑州、许昌、平顶山3个省辖市的9个县区、31个乡镇、179个行政村,全长182.247公里,双向4车道。 该公路北起郑州西南荆寨,终点至尧山(石人山)风景区和中原大佛景区。其间连接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许昌至登封高速公路、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等多条干线公路。 13.南水北调总干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市区段西起西南绕城公路,东至机场高速,全长40公里。途经管城区、二七区、中原区,均为明渠工程,将形成人工运河。 2009年编制的《郑州市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规划》确定了市区范围内总干渠沿线建设18座城市道路跨线桥,包括:白松路、红松路、郑上路、元通大道、中原西路、西四环、雪松路、陇海路、航海路、长江路、郑密路、黄郭路、大学路、郑平路、京广路、中州大道、南四环、郑新路。今年5月,郑州市对《郑州市跨南水北调总干渠桥梁规划》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完善,增设城市道路桥梁12座,方便市民出行。 14.绿博园 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位于万三路(规划的新107国道)以东,中央大道(郑汴物流通道)以南,人文路两侧。绿化景观结构分为 “一湖、二轴、三环、八区、十六景”。 绿博园面积2939亩,于2009年8月26日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园内不但有国内各省、市及相关行业的86个和8个国际友好城市修建的永久性展园,还有观光塔、展览馆、音乐喷泉、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主体建筑工程;栽植各类绿化苗木700多个品种63.5万株,园内开挖的枫湖,水面面积有260余亩。 15.中州大道 我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的纵轴线,是连接城市南北出入口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宽达100米,双向14个车道,还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两边的绿化带各有50米宽,全程封闭。国道107线郑州段系北京—珠海公路线的一段,北起黄河公路桥北岸大张庄,南到新郑梨河与长葛交界处,全长78.3公里,是一条贯通南北交通、繁忙的国家干线公路。2006年1月,107国道(连霍高速—陇海铁路段)正式更名为“中州大道”。 16.郑开大道 原名郑汴快速城市通道,是一条连接郑州市和开封市的快速公路,2006年11月19日正式通车。其设计为一级道路,双向10车道,最外侧为应急车道,总长为39.2公里,起始于郑州市金水东路和东四环的相交处,向东穿越京珠高速公路,连接到开封市大梁路西端。设计时速80公里,从郑州市区到开封仅需30分钟。郑开大道正式开通,标志着郑汴一体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17.四港联动快速通道 该大道与黄河公铁两用桥衔接,沿大河路向东至京港澳高速折向南,沿原规划京港澳高速辅道向南延伸,穿越连霍高速、新龙路、南三环、郑开大道、中央大道、郑汴路、陇海铁路、航海东路、南三环,在郑民高速前下穿京港澳高速至京港澳高速东侧,与原规划四港快速通道并线,穿过南水北调干渠、港龙大道、港登高速,接于航空港迎宾路上,整条线路与京港澳高速并行,形成快速、高速双通道。四港联动快速通道已经于2012年4月29日建成通车。 18.三环快速化 按照设计,我市三环快速化工程全长44公里,规划采用“高架+地面”的交通组织形式,设计双向6车道。 北三环(南阳路—中州大道)规划为城市高架快速路,全长约5.9公里,规划红线宽60米,高架桥采取两幅桥形式,桥面总宽26米; 西三环(北三环—南三环)规划为高架和地面相结合快速系统,全长10.2公里,规划红线宽60~70米(航海路以北红线宽60米,航海路以南红线宽70米),高架桥采用一幅桥形式,桥面总宽25.5米; 南三环(兴华街—京广铁路)规划为城市高架快速路,全长5.9公里,规划红线宽70米,高架桥采用一幅桥形式,桥面总宽25.5米; 中州大道(陇海路—南三环)规划为城市高架快速路,全长约4.9公里,规划红线100米,高架桥采用两幅桥形式,桥面总宽26米,单幅桥13米。 19.嵩山路立交 位于嵩山路、黄郭路和南三环交会处,为互通式立交桥。工程自2009年2月26日开工,于9月中旬建成正式通车。 采用4路部分互通,快车道和辅车道(包括非机动车)双系统设计,含一座南北方向主线上跨桥和6座主要交通方向的匝道桥。整个工程总投资3.3亿元,施工面积5.2万平方米,它的建成通车,对于缓解交通节点的拥堵、保证郑尧高速与市区道路快捷连接、加强主城区与西南城区的交通联系,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拉大城市框架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20.柿园水厂 是我市最大最早的制水厂,供水范围为京广路以西的大部分区域,涉及人口100万左右。该厂日供水量37万吨,黄河原水经暗管注入石佛沉沙池沉淀后,再由暗管输送至柿园水厂。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