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体验360行儿童康复治疗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的孩子平时都不哭
要离开这里时却哭得厉害,家长抱都抱不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他们的工作就是哄孩子“玩”,让智力语言运动功能有障碍的儿童好起来
有的孩子平时都不哭
要离开这里时却哭得厉害,家长抱都抱不走
仅仅体验了10分钟,我的胳膊就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
张晓东娴熟地帮助一个幼儿患者进行身体机能恢复,旁边的一个小患者好奇地观望。

有的孩子平时都不哭

要离开这里时却哭得厉害,家长抱都抱不走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工作,强大的意志力支撑着他们默默前行。

孩子们的笑是他们工作中最好的调剂,家长们的信任是他们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

他们虽然在医院工作,但是经常进出医院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存在。

这是因为,他们往往只出现在康复训练室里,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特殊儿童。

他们的职业使命,是帮助这些孩子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可以像健康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奔跑在童年的天空下,他们就是医院里的一个特殊工种——儿童康复治疗师。

昨天,我走进了平时不常到的康复训练室,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记者 邢进 实习生 肖雅文/文 张翼飞/图

年轻的“老治疗师”治疗过的孩子,自己也数不清楚

关于康复治疗师这个不为人所熟知的职业,百度给出的文字是这样描述的——“主要职责是在综合的康复治疗中,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促进其康复。”

而针对儿童进行治疗的康复治疗师,主要面对的是智力、语言、运动功能有障碍的特殊儿童,特别是脑瘫患儿。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治疗,让孩子逐渐能够生活自理,满足日常活动所需的体力和能力。

时间是11月13日上午9点,郑州儿童医院儿童康复医院的康复训练室里,挤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

这里一向人满为患,孩子们的哭闹声也不绝于耳:“204!204!”刚为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治疗完的张晓东,喊着孩子的序号,寻找孩子的家长。

24岁的张晓东是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康复医院的一名儿童康复治疗师,年轻小伙子已经是一位有着5年工作经验的“老治疗师”了。

我见到他的时候,正是他工作最为繁忙的时段。但是性格温和的张晓东,脸上却一直挂着笑容。

他一边仔细地回答我的问题,一边按部就班地帮孩子做着康复训练:“我们的这些孩子通过治疗后,效果都很好。像这个孩子啊,治疗了差不多一个月了,从坐都很困难到现在甚至可以独自走上几步。”

说起自己治疗过的孩子,张晓东脸上满是欣慰与自豪,而像这样在他的治疗下逐渐转好的孩子,恐怕连他自己都数不清。

而此时的我也在感慨,这间屋子里的孩子个个都很可爱漂亮,只是每个都不是正常儿童的敏捷,就像是折了翼的小天使。

康复治疗师们用各种专业手法对它们进行着康复训练,“像这样,让他们蹲下,可以训练到他们的足弓,同时也可以建立一个站立反射,当他们蹲累了就会自己站起来”。

张晓东的讲解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小心地接过一岁两个月的盈盈,扶着她背对着我蹲下,果然,过了20秒左右,盈盈慢慢地站了起来。

因为孩子发育迟缓自己站不稳,所以我要十分谨慎地扶着她训练。

虽然一岁多的孩子还很轻,但精神的高度紧张,加上较长时间的动作辅助,十几分钟后,我的手臂就开始有轻微的酸痛感,甚至不受控制地轻轻抖动起来。

在我边提问边帮着孩子蹲下和站立时,张晓东已经开始帮第3名孩子做训练了。

走路右脚脚尖点地,如何治疗的

“我才5岁,都上大班了!”没等我问,壮壮就开始自我介绍起来。

如果不说,谁都想象不到现在看起来聪明、活泼又调皮的壮壮,出生时早产留下了后遗症,一开始走路很困难,行动时右脚总是脚尖点地,一跛一跛的。

经过张晓东的训练,他的状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甚至都可以跑两步了。

在张晓东接治过的孩子里,最小的只有28天,身体的每个部位都非常脆弱,每一步的训练都要小心翼翼。

“这些孩子们由于身体上发育迟缓,有的发育不全,性格也会跟正常的孩子不一样。一般刚开始治疗的孩子,我们都会给他们唱儿歌,玩游戏,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和不良情绪。”

“给叔叔阿姨抛个媚眼”,张晓东一边扶着壮壮的腿帮他训练,一边跟壮壮开着玩笑。壮壮十分配合地一一为大家献上“媚眼”。

“壮壮那么可爱,看起来不像是有什么问题的孩子啊?”我疑惑地问,张晓东告诉我:“壮壮是先天性的发育不全,从出生就开始治疗了。以前在其他医院治疗的效果也很不错,但是还是走路的时候右脚脚尖点地,走不稳。刚开始的时候这样的练习做不了50个。”

张晓东口中的训练,指的就是他正在为壮壮进行的踏板训练,壮壮站在一个三面都围有护栏的小型平板车上,右脚站立的地方摆着一个约40度的踏板,壮壮扶着旁边的护栏,一个接一个的把右脚踏到踏板上,直到做累了,做不动为止。“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运动他的跟腱,拉伸足弓。现在的壮壮通过练习已经可以做200多个了。”

说到这里壮壮调皮地扬起了头,表示他很骄傲。踏板训练后紧接着就是脚底的按摩,作用同样是为了让他的足弓得到运动。

一起毕业的同学,工作不久都转行了

“工作这么忙,父母肯定很心疼,他们有没有劝过你转行?”我好奇地问张晓东,“一开始的确有,像我们一起毕业的很多同学,学的就是康复治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都转行做其他的了。自己压力大是一方面,父母家人肯定也是一方面。我父母也不例外,但是慢慢地他们也都适应了,也很尊重我的选择。”

张晓东是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康复医院的第一名男性康复治疗师,工作5年的他已经是组长了,手下带过七八个徒弟。

“我带学生时候太严厉,总是训他们,有的学生经常被我训哭”,说到这些,张晓东的笑容里有些愧疚。

但是在他的学生小穆眼里,“张老师”却是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他平时对我们都很好,在教我们东西的时候也很认真、负责,只是如果我们出错的话就会比较严厉,严格要求是对我们好,我们也完全理解张老师”。

看着孩子们能站起来奔跑,是治疗师最大的幸福

50平方米左右的康复训练室里,康复治疗师们不急不躁地帮助怀中的孩子训练。孩子哭了就停下来用各种方法哄,比如做游戏唱歌,一点也不会不耐烦。

这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长期接受康复训练的,他们结束治疗的时候,已经和治疗师产生了感情,张晓东说,“有的孩子平时都不哭,可是要从这里走的时候却哭得很厉害,家长抱都抱不走,每到这个时候,我的心里也是酸酸的”。

彤彤的姥姥经常带孩子来治疗,听到张晓东这么说,老人家插嘴说,“我家妞从一岁多就在这开始治疗了,现在6岁了,一直都是找小张,我们妞可听他的话,谁都弄不住她,就小张能哄住”。

对张晓东来说,让孩子们康复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愿望。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地逐渐站起来,开始走路,甚至能够跑了,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临近中午12点,我的体验也接近尾声,可是训练室里的张晓东和其他康复治疗师们,依旧沉浸在工作状态中。

外面仍然站满了等候治疗的孩子和家长,我不知道他们一上午的工作什么时候结束,可我知道,在儿童康复治疗的路上,他们会一直用坚实的臂膀护佑着这群可爱的折翼天使。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20037 2012-11-14 00:00:00 三 有的孩子平时都不哭<BR/>要离开这里时却哭得厉害,家长抱都抱不走KeywordPh仅仅体验了10分钟,我的胳膊就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他们的工作就是哄孩子“玩”,让智力语言运动功能有障碍的儿童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