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十八大特别报道大会进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直面国企改革三大热点
再提“四大危险”深意何在?
保障房成热点
如何分配受关注
让法治
保障群众的幸福指数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直面国企改革三大热点

■热点连线

十八大报告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受到了中央企业系统的十八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当前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十八大代表和部分社会人士,并请专家作了点评。

工资高不高?

施晶(37岁,北京一民营广告公司人事主管):听说国企领导层的年薪很高,特别是电力、金融方面的大型国企,同样的职位,人家仅年终奖就比我一年的工资还多。

熊群力(十八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我们集团公司去年人均收入7万元左右。我们10万员工中50%以上是科技人员,人均收入7万元是比较低的。按理说,应该人均15万元左右,这样才能留住一流人才。

许光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上关注的是少数大型具有垄断地位的国企,其职工特别是领导层的收入偏高。这应该是政府监管的重要方面,要对高收入适当进行调整。事实上,并非所有国企收入都高,比如燃气、自来水、地铁等领域的国企,工资并不高。

和民企啥关系?

某民营矿产企业负责人:国企和民企不是对立的关系,他们能干的往往是一些大项目,一投就几十亿元、上百亿元,我们干不了。相反,我们能干的往往是一些边边角角,他们就算干,成本上也受不了。其实国企和民企是可以共同发展的。

宋志平(十八大代表、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去年世界500强中,我国央企占43家,这其实不是“国在进、民在退”,而是我国大企业生产和产业规模集中的表现。

许光建:像华为、中兴、三一重工和联想等企业,在有些行业里是主力军,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由国企占主导,而一般竞争性行业,民企应唱主角。国企和民企之间,不存在谁打压谁的问题。所谓“国进民退”,是一些政策执行的问题,而非政策本身的问题。

履责够不够?

赵瑛峰(北京律师):作为国企,拥有一般民企所不具备的资源、能力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王勇(十八大代表、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单是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从2003年到2011年,就累计上缴税金17.1万亿元。不算所得税,国有企业缴纳的税费平均每100元收入是8.4元,大大高于私营企业的3.7元和外资企业的3.5元。2011年,国企上缴税收占全国税收收入的38.4%。在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中,央企挺身而出支援,在人财物上不计成本。

许光建:从2006年中石油中石化上缴特别收益金开始,中央企业逐步建立上缴红利制度,这是重要的改革措施。应该说,上缴红利政策推出是很及时的。上缴红利的比例,大家有不同看法,需要进一步研究,究竟上缴多少比较合适,每个行业情况不同,应广泛论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420247 2012-11-14 00:00:00 三 直面国企改革三大热点KeywordPh